一座矿山,承载着亿年的厚重。一处驿站,迭更出煤海的印记。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以文化传承序礼,致书香浓厚的悦读生活。
——序
走进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文化驿站,温暖的灯光下,一行行错落有致的“序言”引人注目,驻足停留发现:外观典雅的朗读亭、200册图书的电子书柜、简约时尚的的桌椅有序排列;三三两两的职工轻啜咖啡,专心读书;四周墙壁精心设计的笔墨纸砚立体呈现,留声墙上或激情高昂或悦耳动听的朗读作品循环展播,花草点缀其间,给人一股清新的“文艺味儿”。
这只是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职工书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矿工会把加强职工书屋建设作为工会改革创新、新时期产业队伍建设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矿山、进队部、进班组,打造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共建成职工书屋9个,累计藏书1万余本,惠及1000余名职工。
在职工书屋建设推进中,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工会重点推行三种建设模式包:矿机关单独建设职工书屋的自循环模式;主要生产科队建设阅览室的工会主导共享模式;外委队、护矿队等联合建设阅览室的组团共享模式。截至目前,该矿两级累计投入职工书屋建设资金60多万元。
为推进职工书屋功能作用综合化,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工会创新拓展“1+N”服务功能,即“1”,坚持职工书屋以书为本,突出发挥读书学习的主体功能;“N”,开发拓展多项职工教育服务功能,实现“职工书屋”功能的延伸,建设文化驿站,开辟了朗读留声、演讲评比、K歌等学习功能区,最大限度实现政治引领、学习培训、朗诵竞赛、文化娱乐、自助借阅书籍等多种功能,实现职工书屋效能最大化。旨在让职工书屋走进矿山、队部、班组,把图书送到职工触手可及的地方,该矿工会在文化驿站设置朗读亭,让职工通过朗读与文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留声墙实现悦读生活的传播和展示;同时还在该区域设立了“24小时”电子书柜,满足倒班作业人员随时有书可借、有书可读的需要。
好的平台还需活动载体引领,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自2015年以来,坚持每年宣传一种传统文化,先后举办了汉字书写大赛、成语大赛、诗词经典咏流传等七届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每年4月,该矿举办“书香哈矿”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最美朗读者”评比活动,浓厚读书氛围。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在管理实践中大修为人之德、大兴和谐之风,大力弘扬‘以德为美,以和为贵’的德和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培根铸魂”。该矿负责人表示,当下,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职工书屋告别“千屋一面”,特色职工书屋不断涌现。这些飘逸着浓郁的茶香、墨香、书香的职工书屋,吸引了广大职工流连忘返,切实提高了“职工书屋”的传播功效和影响力。(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陈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