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康巴什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市总工会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产改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协同配合下,区总工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产业工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强化党的引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落地生效。印发《康巴什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5家试点改革单位,对照改革任务,制定改革工作计划,落实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有序推进。积极构建产改成员单位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组织开展调研座谈活动,推动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健全产业工人培育机制、职工创新激励机制、职工服务保障机制等,加快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二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15场次,产改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深化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活动,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35场,参与企业90余家,覆盖职工1.9万余人次。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荐选树自治区级、市级、康巴什区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2人,推荐选树自治区级、市级、康巴什区级五一劳动奖章33人,获评自治区、市级、康巴什区级五一劳动奖状共7个;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自治区、市级、康巴什区级工人先锋号12个;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
突出服务品质,培育壮大堪当重任的产业工人队伍
一是品牌活动赋能职工成长。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创新更有活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开展“百万职工技术大比武”为抓手,围绕清洁生产、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活动为主题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活动37场次,参赛职工达2.3万余人次,参与率达89%。二是基层工会更加坚固扎实。建成职工阵地、职工书屋、心理咨询室等功能的基层工会职工之家39处;建成自治区级女职工休息哺乳室4家,建成职工驿家13家、环卫工人爱心驿站28处。全区已登记建立基层工会组织343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96家,企业247家,职工2.8万人,职工入会率达89%。三是和谐劳动关系品质更高。职工队伍建设突出“稳”字。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能绩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积极构建法治宣传、劳动监督、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全周期维权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深入企业开展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签订工资集体协议96份,覆盖职工1.3万余人;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线上招聘会活动,覆盖企业185个,提供用工岗位800个;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为一线职工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32000余份;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15场次,进一步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聚焦扩面提质增效,构建完善产改工作新格局
一是咬定目标攀新高。康巴什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政治模范中心、新经济中心、市民福祉中心”的奋斗目标。重点打造五个以上产改阵地,新增五家以上试点企业,选树百个产改先进班组,组织不少于千名职工参加“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立足我区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努力为职工赋能,为企业铸力,力争在全市产改工作中争先进位、争创一流。完善产改评价体系,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以职工满意度为衡量标尺,不断提升基层产改成效。二是擦亮品牌重质效。实施情暖产业工人实事工程,推动开展品牌创建、研究高品质路线组织职工参加疗休养、实施女职工服务提升计划、健全困难职工联系关爱帮扶体系等六件实事。落实四大举措,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常态化招聘培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行动等服务。打响“产业工人节”活动品牌,举办劳模工匠座谈会、“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劳动赞歌”劳模事迹宣讲、“产业工人时代风貌”主题创作实践等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三是健全完善产改联席会议制度,适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研究问题,定期汇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点线面结合,形成纵向到底的产改试点格局,积极总结产改经验典型,切实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