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鄂尔多斯工会网! 维权热线:123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深挖潜力,集聚合力 党建引领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05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诞生自1980年创立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于1995年上市,是国内羊绒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从羊绒原绒采购到加工、成衣生产、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旗下拥有“ERDOS”、“鄂尔多斯1980”、“BLUE ERDOS”、“ERDOS Kids”等四大品牌,服务不同的羊绒消费客群。

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下辖煤、电、冶金、化工及园区综合服务、供水、物流等产业,精心打造囊括了煤炭采选、发电、铁合金和氯碱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产业结构,形成国内少有的“煤—电—硅铁合金”和“煤-电-氯碱化工”等循环产业链。公司目前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硅铁生产企业;氯碱化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亦位居前列。

多年来,公司的发展成就是在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取得的。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面领导,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职工素质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彰显了新作为。

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工团组织资源建设,为基层各项工作提供切实保障。公司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以党建促企业文化建设,以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基层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互促共进。一是形成了党、政、工、团“四线合一”的组织模式,在两大园区、各事业部和各二级企业层面成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工团组织并全部配套了专兼职的党工团主管,在车间和班组配备了专兼职的党工团小组长。构建了公司→事业部(直属公司)→二级企业→车间(部门)→工段班组五个层面的党工团网格化管理体系,确保党政工团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精准工作域,在抓安全、抓生产、抓市场、抓文化的过程中持续强化、深化、细化基层党工团组织资源工作职责,在攻坚克难、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持续改进中充分体现党建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运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资源能动性,树立公司系统上下一盘棋意识,统一步调,共同发力。

以持续改进为抓手,推动基层精益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能力。2020年,公司全面启动持续改进战略,更是从夯实基础,找差距、补短板;对标先进,找方法,再提升逐步形成了让持续改进工作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逐步提升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普遍适用的方法体系。
跨职能的项目小组模式在基层的全面推开,促进了全链条综合效能提升;全员自主改善与五型班组建设进一步融合落地,使得五型班组建设在基层扎实落地,通过出台各种工作方案、工作制度以及建立完整、闭环的工作考评体系促使基层班组管理水平纳入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基层的班组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搭建完成适合新员工、一线操作岗位、管理人员、生产制造领域的83个课程模块知识管理库,以满足不同层级员工实际需求,自由组合定制符合学员学习的课件。在自主改善的推动方面,各事业部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共享审批等便捷的工具,促进基层员工实时发布改善建议,并及时跟进改善成果,让全员自主改善理念逐步渗透,充分发挥了精益管理的基层效应。与此同时,公司加大工匠精神培育,多年来,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技术尖兵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其中国家级劳模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自治区劳模10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8人、市级劳模22人,其中90%以上为党员。

以产业工人改革为切入点,为企业高质量长远发展提供支撑和基础保障。多年来,公司通过开展品牌特色支部创建、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发展论坛,各种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征集、岗位练兵等培训活动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力,职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将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思想、优秀的经验转变为公司发展的“红色引擎”,凝聚大众创新、干事创业的合力。公司围绕党中央出台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这一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与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打造更符合时代需求与企业实际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首先,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职工搭建创新平台,扎实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 生产力转化以及推动企业技改技革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公司拥有多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羊绒研发创新为主的“高丽忠创新工作室”、以管阀技术创新与提升为主的“白明工作室”,以焊接技术创新与提升为主的“姚文君工作室”,这几位带头人都是获得过国家专利技术以及在国际技能大赛中获得过大奖的技术尖兵。同时,公司逐年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工作室的重点工作创建。通过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在解决重点课题攻关、创新技术发展和固化岗位先进经验的同时形成基层人才培育基地。其次,利用公司现有的人才培育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积极打造创新人才梯队。为了更好地推动集团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不断导入和加深集TRIZ理论、六西格玛、精益管理、PMO、TnPM等方法在内的多方法融合应用体系等多种创新方法,累计培育一级创新工程师1名,二级创新工程师31名,三级创新工程师6名,一级创新咨询师1名,一级创新培训师1名,国际二级创新工程师1名。一方面通过这些创新人才的培育,引导广大基层员工由操作式向技能创新方向转变,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的转型,另一方面借助这些创新人才的技术研发成果,不断深化创新实践,推进企业安全环保、技术技改及效益提升,为企业打造更加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公司从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出发,推动传统劳动竞赛的创新,先后开展了“一创双节”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比活动、持续改进征集评比、总经理奖励基金项目、师傅带徒弟、电工/焊工/检验工/天车工等多工种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广泛发动,鼓励全员积极参加。鼓励职工参加自治区、全国技能及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降低PVC树脂电石单耗》项目课题在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一等奖;《基于TRIZ理论降低电石炉生产成本》项目课题在第二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二等奖;职工姚文君荣获国际焊接比赛第三名、全区职业技能比武第二名,氯碱化工分公司先后荣获全区甲醇合成工技能比赛优胜奖、全区化工总控工技能比赛优胜奖;电力公司荣获“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些创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荣誉感和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不仅发现了很多“能人巧匠”,也实现了与企业中心工作的良性交融。第四,加强学习型班组建设,特别是19年以来,公司1021个班组全面开展“五型班组”建设工作,按照“超前规划、小步快跑、及时调整,迭代升级”的原则持续推进,广泛利用班前班后会、班组微课、单点课以及日常培训考试等各种渠道,努力打造学习型班组与学习型职工,不断提升一线职工岗位技能水平。第五,对于在职员工,进行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继续教育学历提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同时制定了员工参与学习培训激励措施,通过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和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就业能力。同时启动实施《青俊计划》、《青藤计划》、《青秀计划》、专项人才培养工作室等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提升公司人才队伍素质。

上一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下一篇:切实履行服务职能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