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鄂尔多斯工会网! 维权热线:123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坚持试点先行争创特色品牌全力推动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09

 坚持试点先行 争创特色品牌

全力推动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也是产业工人集聚大省,现有产业工人 2300多万人。 

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国试点省份,江苏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改革,以“为全国探路”为己任、积极探索实践、争创特色品牌,努力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江苏力量 

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登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专报介绍江苏经验。中央有关媒体组织开展系列报道。 

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苏无锡召开、全国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班到江苏南通进行现场考察参观。江苏进行了经验介绍。 

  

一、坚持党的领导 

()江苏省委高度重视。江苏省委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列为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要点、督查检查事项、高质量发展考 

核内容。省委书记娄勤俭先后4次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分管领导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确定为牵头联系的重大改革事项;在省委组织部与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省领导干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研究班上,作专题辅导报告。 

()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建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大“双培养”(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力度,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 1.4 万余名。 

在非公企业,深人开展以“创争先进党支部、创争模范职工之家、创争工人先锋号,提升政治引领力、提升群众组织力”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命名首批 100 家“三创争、两提升”省级示范单位。全省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织党工负责人党工工作“一肩挑”比例达 88% 

深人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双创双提升”工程(即创建劳模党支部、创建党员先锋岗,提升政治素质、提升业务技能),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 362 个。省总工会联合省网信办等 14 个部门联合发文,推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工会组建工作,新增八大群体会员11.8万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工程,把学习新思想的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用新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的“双进”活动。2020 年,推荐 125 名同志光荣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总数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其中产业工人占比达到 44% 

二、坚持试点先行 

()紧扣重点战略谋划改革试点。紧扣长三角一体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自贸试验区等建设,谋划一批改革试点,努力打造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 

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创建跨区域、跨专业、跨单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推动将群众性创新活动纳人企业研发体系,融人国紧扣产教融合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加强产教融合型行业家创新体系。 

和企业建设培育。 

()强化系统思维布局改革试点。注重地区和部门相协同,将试点城市从3个增加至5个,扩大试点覆盖而。同时,每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确定】个试点项目,推动试点工作条块结合、上下贯通。 

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协同,试点企业既包括高科技企业,也包括煤矿、钢铁、纺织、建筑等传统行业。 

注重企业试点与行业试点相结合,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形成聚合效应。2020 年,全省试点企业达 785 家,覆盖产业工人近300万人。 

()聚焦重点领域推进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优势勇当先锋。按照分梯次探路、分层次探索、分课题探究的思路,在构建职业发展“双通道”、建立职业技能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争作示范。 

推动非公企业发挥机制灵活优势勇探新路,加强政策服务,提供案例示范,激发非公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纺织能源行业发挥产业引领勇作示范,培育红豆集团、徐矿集团等一批改革试点。加强建筑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力度,探索建立智慧工地建设与职工安康权益维护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紧贴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推进改革。推动全省12万家企事业单位、近 1000万名职工积极参与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推动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使得 66万名职工受益;实施技能培训 10.4万人次,使得 1.5万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 

省总工会分别联合省应急管理厅、省住建厅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大赛,开展化工行业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切实维护产业工人生命健康权益。探索建立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全省各级工会共筹集帮扶款物1.3亿元。帮扶 17.8 万人次,5370 户困难职工家庭实现解困脱困。 

三、坚持落地落细 

()加强服务指导。牵头举办长三角“一市三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讨会。召开苏南、苏中、苏北专题研讨会,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强化组织程度,建立例会制度,构建“三员队伍”(联络员、观察员、指导员 ),推动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构建“双向直达”机制。按照“寻策问计直到一线、宣传贯彻直抵基层、政策解读直达主体主角、经验做法直接分享、问题需求直通部门”的“五直思路”,构建了“政策举措直达基层、问题需求直通部门”的“双向直达”机制,先后举办了三期直通车,线上线下参与产业工人达 16万名。 

()营造社会氛围。省总工会与省作协联合组织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展新时代产业工人精神风貌专题采风,已形成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与《新华日报》等媒体合作开设“产改落实在基层”“江苏产改进行时”等专栏,示范带动各地在各级新闻媒体同步开设专栏,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上一篇:打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南瑞样板”
下一篇:畅通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