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1+3”领创行动
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称为“戚墅堰所”)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深入实施“1+3”领创行动:坚持党的领导、创造提升平台、创新激励机制、创建暖心家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先进性不断彰显。
一、坚持党的领导,引领产业工人固根铸魂、提高站位
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首要任务。
强化顶层设计。戚墅堰所召开产改工作推进会和技能人才工作会,把产业工人纳入党管人才的范围。制定了《戚墅堰所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建立了责任清单,明确了4大类、83 项措施、160个量化指标,为产改工作有序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强化党建创新。戚墅堰所坚持用微讲堂、微视频、微故事、微党课等形式,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在优秀技术工人聚集的劳模、大师工作室成立党支部,形成了“政治素养与业务素质相融合、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技能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融合、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融合”的工作特色。创新建立班组党员“指导员”制度,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生产一线,全面消除了无党员班组,
强化宣传引导。威墅堰所产业工人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产改经验在“学习强国”教育平台上展示;《人民日报》
《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戚墅堰所产改成效近60篇;相关经验在江苏省内被交流分享。中车产改的优秀实践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
二、创造提升平台,促进产业工人提高技能、传承精神
坚持紧扣创新这一核心地位,引导职工参与科技创新,搭建系列化“群创”平台,全面激活产业工人的创造力。
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戚墅堰所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试点单位,成为全国开展国际无损检测人员和国际焊工培训认证的专业机构。成立戚墅堰所培训学院,设立产业工人项目部,建立钳工、维修、精益3个实训中心,为产业工人提供提升实战技能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员工刘云清、万升云在“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获得广大受众和各大媒体点赞。全总专门发来感谢信,对2位同志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工作中作出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搭建项目攻关平台。戚墅堰所每年与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签订年度创新攻关项目,让生产现场的难题成为产业工人创新的课题,使产业工人在项目攻关的过程中得到迅速成长。5年来累计开展攻关项目近 100项,创造经济效益 2.5 亿元以上。2020 年,公司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智能制造事业部,将各工作室的创新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为产业工人发挥作用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
搭建产业工人科技创新平台。在公司科学技术奖项中,设置“产业工人组(序列)"。2020 年由技能工人主持的科研项目有5项,参与项目超过100 项。10 余项成果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1项成果获全总专项资金补助。
三、创新激励机制,保证产业工人多劳多得、技高多得
签订《职工技术创新激励集体合同》,产业工人激励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创新“双师型”人才培养机制。戚墅堰所按照中车集团的方案制定明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的参评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让产业工人懂理论,让技术人员懂实操,畅通了设计与现场的桥梁,打破了“技术蓝领”与“智慧白领”的壁垒。目前,戚墅堰所共有“双师型””人才21 名。
创新产业工人待遇提高机制。公司一线职工工资增幅不低于公司平均工资增幅。公司首席技能专家能获得超过中层干部的待遇,资深技能专家可获得相当于中层干部的待遇,享受同一层级技术管理专家同等的交通通信等福利政策。
创新产业工人中长期激励机制。结合公司人选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契机,实施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将高技能领军人才纳人分红范围。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分红激励机制,推动一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
四、创建暖心家园,实现产业工人体面工作、舒心生活
坚持以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持续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落实“体面工程”。鼓励产业工人代表有序、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2020 年,公司职代会一线职工代表同比提升 10%。一线维修工董国节当选为常州市青联副主席、中车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大国工匠刘云清当选为常州市总工会常委。
深化“关爱工程”。为员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出台新员工住房补贴政策,成立“红娘志愿者服务队”,有效解决了“看病难、购房难、婚恋难”问题。成立售后服务人员“后援团”,实施职工EAP心理帮扶计划。开展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和食堂民主监督获铁路总工会民主管理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完善“舒心工程”。开展职工群体活动,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群体的力量。打造职工“七彩家园”,举办的“家·年华”系列活动获评江苏省总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