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鄂尔多斯工会网! 维权热线:123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劳模工作 >> 劳模风采 >> 2014劳模风采

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鄂托克旗)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5


王彩荣

勇于担当 巾帼不让须眉务实奉献 给力企业发展

    --内蒙古广纳煤业工程师助理王彩荣

王彩荣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一九九六年跨入煤炭行业,一干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来她硬是在适合男人工作的环境里闯出了一片天下,而且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一个煤炭企业的工程师助理。

一、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刚到煤矿工作时,她只有二十几岁,领导见她是女同志,就让她做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虚心好学的王彩荣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翻阅各种书籍,学习煤炭开采知识。凭着自己的努力,几年后,她迅速成长为一名煤矿技术员。

2002年,她来到棋盘井广纳煤矿工作。凭着满腔的热血和不畏劳苦的精神,王彩荣同志将过去几年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且在反复的实践中发掘问题、解决问题,钻研出一套适合广纳煤矿的开采技术,为煤矿开采生产效率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广纳煤矿一线开采技术骨干,两年后被提为工程师助理。

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煤炭产能

担任工程师助理以来,她继续刻苦钻研业务,解决各种难题。工作之余,她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敢于提问,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会以积极的心态努力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她主动与其他工程师请教沟通,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措施,她主动摸索、认真钻研,用最快速度,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积极迎接新的挑战。

在技术革新上,她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为满足矿井产能提升要求,她大胆提出煤矿开采工艺技术改造,由井工开采变露天开采,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面对专业不对口的重重困难,她没有退缩,毅然挑起了技改项目的重任。她查阅了国内外各种露天开采技术资料,凭借多年的煤炭开采经验, 亲临生产一线,组织人员技术攻关,优化设计方案, 挑战极限,大胆创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她的努力下,露天煤矿提前建成并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产能实现翻一番,仅此一个矿为当地每年上缴利税近亿元,改写了棋盘井地区不能露天开采的历史。

三、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矿区环境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的自然环境加大了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她始终坚持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同时制定环境治理方案,把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一)加强排土场治理,减少露天开采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棋盘井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对治理排土场环境污染有很大的难度,她顶风冒雨跑遍了周边的地区,在酷暑炎热的矿区,每天都在排土场站上大半天,经多方论证,她发明了采用石头水泥砌筑护坡并在护坡上植树种草的办法。制定出了方案和工程预算。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由她牵头在集团公司各矿实施此项工程。这一办法的推广不仅坚固了排泄的岩石,还解决了风沙扬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绿化环保的作用。几年来,经她本人参与实施渣台硬化、绿化,渣台护坡面积17万余平米。

(二)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积极参与道路路面硬化、植树种草、架设防尘网等方面加强绿化建设,制定环境治理方案。几年来,为集团道路路面硬化面积8万余平米,种植草坪8万余平米,植树10余万株,架设防尘网近5万平米。她的坚持和付出使广纳集团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发明汽车排气筒向上改造、钻机钻孔封闭改造方法,减少排气筒向下沿路吹起的灰尘对矿、厂区环境污染。先后改造了500余台汽车和40余台钻机,大大降低了粉尘对矿、厂区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开展技术革新、促进节能降耗

王彩荣通过3次技术革新和工业改造,大大改善了矿区环境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是一期原煤车间原来使用除尘设备是离心式抽排风机,把煤尘直接吹入大气环境中,给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不污染,她决定对除尘设备进行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后,每天可回收原煤近1吨,每年可增收15万元。二是新装电网补偿器,提高电网回收功率,每天节电285度,每年少支付电费近10万元。三是倡导矿、厂区安装全套的喷淋系统,对解决原煤不流失、环境不污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她提出的在我身边节约一元钱、修旧利废建议、机油回收再利用建议、挖机装车旋转尽量缩到最小距离、道路坡度放到最小等建议,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仅修旧利废一项可节约资金达100多万元。

五、心系企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为缩短煤矿之间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在王彩荣的精心测量和积极倡导下,集团公司在蒙泰煤矿与鑫源煤矿之间修建了一条长5公里的水泥公路,这不仅有效治理了该路段煤尘大的问题,也为周边农牧民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每年为集团节约运输费、维修费达150余万元。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矿区环境污染治理,也为鄂托克旗蓝天白云计划的实施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彩荣同志还是一个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十几年来王彩荣个人已资助十余名大学生完成学业,现在还继续在资助每年因车祸失去父母的大学生塔娜2万元,直至完成学业;每年对困难职工王拉拉进行资助。

多年来,王彩荣同志用她的刻苦钻研和大胆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王彩荣同志,一个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女人,凭着对煤矿事业的一腔热血,扎根煤矿十几年,用勤劳和刻苦谱写了不凡的人生。巾帼不让须眉,她是当代女性的模范,是广纳人的骄傲!

 

达来

千里公路线 铺洒人间情 ---记鄂旗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所所长

达来同志,男,现年52岁,大专学历,19831月参加工作,曾基层工作近二十七年,现任鄂旗交通运输局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所所长。凭着对公路养护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着追求,达来同志带领养护所全体员工奋力拼搏,取得了卓越成绩,曾获得“2012年全区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先进旗县交通运输局全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1年度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称号,达来同志带领的团队多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所长达来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双眼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沉稳、实干的感觉,其实,事实亦如此。公路养护是一项强度大的野外体力劳动,冬天寒风吹、夏天太阳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可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

随着全旗公路事业快速发展,路网结构不断升级,交通流量大大增加,车辆超载超限严重,路面超役超负荷承载,加上雨水侵蚀,近几年,路况急剧恶化,路面坑槽遍地。面对公路每况愈下的严峻形势,加上旗委政府对地方公路养护率达到85%的要求,达来同志身为养护所所长,深知肩上的重担。为了不辱使命,及早扭转局面,当机立断带领养护工,坚守一线,与他们同吃同住,早出晚归,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优良作风,承担着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交通畅通的任务,主动放弃休息日,顶着风雨,流血流汗不流泪,任劳任怨,赶着挖补黄金季节,开始了数月连续作战。达来同志家住乌兰镇,按理说也不远,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但他两个月没回一趟家,坚持与大家一起每天清晨上路,一干就要摸黑才回住地。有一次,达来同志与几名养护工在X632苏苏线沥青路面挖补修复时,由于沥青砼运料车路上补胎耗时三个多小时,到达施工现场时已是傍晚时分,为了不浪费筑路材料,他和大家在没吃晚饭的情况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收工时已是凌晨三点多,身上粘满了沥青油污,浑身散发着烤焦味,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回休息,可是没等休息几个小时又要开始第二天的工作了。沿线农牧民看见了都竖起大母指,称赞养路工确确实实为百姓做了好事、做了实事。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他在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无怨、无悔、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和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领导,不仅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更须创新思路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形势发展需要。达来同志从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养护工作中,他虚心好学,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提高养护水平,注重分类养护、科学养护,走在同行们中的前列,不仅公路得到及时养护,而且所养公路能保证经久耐用,日积月累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几年来他为养护所捧回了一面面奖状,大家都清楚,每个荣誉的背后都凝聚了达来所长不少的心血。如今,他的身形又瘦又黑,每天工作下来,手常常磨出水泡,泡又磨出了血,最后双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而他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

沥青路面最怕的就是积水,有一次,正值入夏雨水季节,我旗主要县道X615东深井至千里沟公路,由于连续几天强降雨,路面、路肩水毁非常严重,汽车行驶至该路段摇摇晃晃,严重影响了公路正常通行。在冒雨巡视后,达来所长二话没说,毅然带领大家奋勇上前,在大雨中用双手搬石块、清淤泥、疏涵洞、填平坑槽,虽然大家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压的红肿,雨水浸透了衣裤,但没有谁叫一声苦和累,一心一意排险整修道路,没有因为大雨造成公路阻断。

多年基层工作经历,加上担任过多个单位领导职务,他深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理应做到舍己利人。作为一名父亲,又是丈夫,是家中妻儿的依靠,然而,他却依旧早出晚归,甚至连续几个月不着家,家里大事小事都由妻子一人承担,妻子却没有一句怨言,默默的在他的身后支持着,更怕他的身体支撑不了为他担心着。是啊!他为人父、为人夫,这些年没有为家里分担多少,他心里感觉欠家人好多好多,但每每想到养护公路容不得半点马虎,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却把厚重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养护事业上,传递给那些行走在路上素不相识的人。

达来同志从事的虽然是平凡的道路维护工作,但他懂得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的重大意义。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这些年来,他几乎每年跑遍整个旗县各个角落,哪条路的路况差,就出现在哪里,由于管理有方,全旗农村牧区公路路况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所管辖的10多条地方公路常年保持安全畅通,雨季水毁路段做到及时修复,多处危桥险路得到有效整治。正如大家所言:他们既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而每当谈起工作上的事情,达来的叙述总是显得轻描淡写。这就是达来和他的团队。他们默默工作在戈壁荒滩,没有物欲利益的奢望,没有怨天尤人的失意,更没有孤独寂寞的消沉。他们以其真诚、朴实、善良和热忱,为千里公路线注入了精神,融入了情感。

今年,全旗地方公路管养里程又将增加200多公里,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组织上的信任,面对荣誉,达来同志没有丝毫自满,他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为了自己钟爱的公路养护事业,他甘愿奉献自己的一生。


刘世亮

老板返乡当村长 情系家乡致富忙

——记召稍村劳动模范、村委会主任刘世亮

刘世亮,召稍村村委会主任、鄂尔多斯丰裕公司董事长。1994年,23岁的他离乡背井开始创业,一走就是18年,凭着不俗的能力打拼出了自己的天下。见过刘世亮的人,几乎都对他的选择不能理解。一个企业的大老板,放弃了大都市繁华优越的生活,放弃了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回到家乡,担任村委会主任,将带领百姓增收致富的担子扛在了肩上。

他具有灵活的经营头脑和较强的管理才能,并带头致富,投资1.47亿元建立了鄂尔多斯市丰裕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面积2428亩,拥有员工60人。刘世亮在召稍村民中有非常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在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下刘世亮同志担任了村主任,身挑村主任的重担后,实现了本村的由乱到治,融洽了与邻村的关系;同时,关爱弱势群体,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是社会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

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带民走上致富路。在外闯荡了多年的刘世亮,积累的并不仅仅是傲人的财富,对于村里的发展思路,他有着超前独到的见解。根据召稍村的实际发展现状,刘世亮上任的第一把火放在了成立养牛合作社上,多年的思想闭塞导致村民们并不理解这件事儿,而事情也没有刘世亮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有个别的村民对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太理解。刘世亮说:你给他(村民)指的路子,他就是担心。在转变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后来,刘世亮想的是积极引导,通过带动一班人、致富一村人,为了先让个别思想解放的年轻人提前加入,为全村农牧民做示范,他自己投入6万多元为农牧民免费建牛棚。后来有30余户农牧民看到好处和实惠后,纷纷的加入到养牛合作中。

不让村委班子失望,与班子成员合作默契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他在抓好经济的同时,还与其他班子成员抓好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建设、群众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

在原有的基础上,他与村三委班子率先开展了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统一设计、制作了上墙的展板和制度样式、颜色,此外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整理。

配合上级部门,对召稍村8个小社未上电户子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汇总,并精心规划、测量、绘制了全村的户户通电线路图。积极联系电力部门,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据统计,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将解决该村82户无电户用电难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召稍村村民因低保享受问题时常出现矛盾纠纷,严重影响召稍村的团结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与班子成员4月份,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原有的3868人低保花名和小社长新推荐的低保花名进行评议、审核,坚决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保。

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为召稍村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内设健身器材2套;并组织农牧民成立了老年文艺队,文艺队人数达30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弘扬劳模精神,真情关爱弱势群体。刘世亮非常关心贫困家庭和关爱弱势群体,任召稍村村主任以来,为召稍村3位贫困大学生每年每人捐助学金1万元,目前已捐献助学金6万元。每年看望和慰问召稍村残疾人和贫困户,为弱势群体给予帮助,2年内共为贫困户和残疾人送上慰问金2万元,及时解决了他们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未来发展有规划,带头致富胸有成竹。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刘世亮早已胸有成竹,为了更好的跟上小城镇建设的步伐,2012年他牵头开始实施木凯淖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基地项目。以现代农牧业循环产业发展为模式,主要从事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优质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牛羊屠宰及肉食品加工、冷链配送,白酒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沼气综合利用等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启动后,会真正体现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实际内涵。以公司+农牧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用规模化、品牌化、合作化带动木凯淖镇18个村的1000余户农牧民发展种养殖产业,利用加工、分销等渠道能提供400个以上就业岗位,年可实现利税3000万元,户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将为木凯淖镇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目前,木凯淖镇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20132月被市人民政府评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刘世亮说:2014年,我们至少要成立3家大型的合作社,带动农牧业的发展。既然干上了,就要为这个村实心实意踏踏实实的干下去,我再忙再累也好,我是召稍村出来的,这两年赚了些钱,我希望带动大家共同发展,让我富让大家都共同富裕起来。

 

肖飞

 

张罡伟

2014年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评选材料 ---鄂托克旗棋盘井利达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张罡伟同志事迹材料

张罡伟,男,39岁,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鄂尔多斯市蒙泰骆驼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他于1996年毕业于伊盟工业学校,所学专业为煤矿开采技术。毕业后先后在准格尔旗纳林沟煤炭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西集团公司从事煤矿开采技术工作,于2002年来到鄂尔多斯市蒙泰骆驼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从基层一名小技术员干起,以脚踏实地、认真肯干、不惧苦累、乐于助人的作风,得到了公司上自领导、下至基层职工的一致好评。经过多年基层实际工作的磨练,公司领导结合他的专业,特点特长,放心地把煤矿的开采技术这一重要环节交给了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满腔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生产工作当中,虚心好学,肯于吃苦,将在学校和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作为技术员,他工作中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一次又一次地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为煤矿资源重组整合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虚心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解难题。在工作中作为技术员,他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和函授学习,取得了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学历,进一步提升了自己。他敢于提问,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总是想办法解决。主动与上级主管技术工程师请教沟通,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对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措施,他主动摸索、认真钻研,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积极迎接新的挑战。顺利地保证了采掘工作面分层开采支架配套技术、支护工艺、采煤工艺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完成。 二是甘于奉献做表率。作为技术人员,工作中他从不叫苦叫累,把对企业的爱,化作了无穷的工作动力,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个任务重,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在自己的肩上。

12006年是煤矿资源整合重组的关键之年,他不畏艰辛,不思劳苦,积极协助矿主要领导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从20064月至200612月完成了公司产能升级、资源重组方案的设计、企业名称的核准等艰巨任务。

22007年,为满足矿井产能提升要求,改造维护皮带运输巷1300米,实现了全皮带运输。

32007年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他带领工人率先对煤矿井下进行三条生命线建设,即:供水施救、压风自救和通讯联络。同时首先推行了探放水工作,做到了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是勤学苦练勇争先。他常讲,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日里,一身工作服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参加工作以来,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是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从2006年至今,连续每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的家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距离工作单位400多公里,平均每年回家时间不到半个月。

2009年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对煤炭产业升级改造的要求,蒙泰煤矿按要求进行了产业升级改造,由过去的井工开采变更为露天开采。公司将这一工作交给了张罡伟同志具体负责。他与业务相关部门、设计方案编制单位一一进行沟通对接,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部完成了此项工作,顺利实现了投产运行。由于露天开采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为了改善矿区环境,根据不同的污染源,他提出了不同的整改建议。先后对100余台自卸车排汽筒进行改造,改为向上排放,对20余台钻机安装了捕尘器,大大降低了粉尘造成的污染,很好的改善了矿区环境。另外根据煤矿所处地区地质条件的不同,他提出了对排土场进行固化,很好的解决了由于当地干旱少雨、缺乏表土等原因不能恢复植被建设的难题。爆破工作在露天开采过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炮孔的布置、爆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环节。煤矿在日常爆破工作中总是出现爆破的矿岩块度较大,爆堆不集中,而且产生有飞石现象。为了提高爆破安全性,改善爆破效果,他向有经验的爆破专家进行请教,从起爆网络、孔网参数、装药结构入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给公司的安全爆破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2年和2013年集团公司组织开展了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张罡伟同志在计算机比武中连续两年获得集团公司第一名,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张罡伟同志本着对煤炭行业的热爱,苦干实干,无私奉献,他凭借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他的事迹并非惊天动地,但平凡孕育高尚、细小昭示博大,他把对煤炭开采事业的一片赤诚融于他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陈宝玉

 

陈宝玉,现年49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在是三北羊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他爱岗敬业,善于创新,精于管理,乐于助人。他从小生长在三北羊场,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在三北羊场社区,一提到陈宝玉同志,无人不敬佩,就是这名被社区农牧民亲切地称为土专家的普通党员,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艰苦创业,这么多年来,他以卧薪尝胆的决心奋斗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户全国种粮大户 2013年鄂托克旗成立了鄂托克旗种植协会,被选为鄂托克旗种植业协会会长。如今,他终于奔上了绿色农业的致富之路,为当地农牧民树立了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好榜样。

2002年以前,他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厂长,培育出很多品质优良的种羊,对当地山羊的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改制以后,他回家种地,这次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去发展他的种植事业了。

开拓创新,打破传统模式,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陈宝玉同志一贯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他一直坚持认真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和国家方针、政策,并率先于2002年承包了周边土地400多亩,种植玉米和葵花,从犁地、种种子、锄地等全靠人工,光种种子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雇佣了不少人力,也花了不少财力,一年来,忙忙碌碌,起早贪黑,直道快过年的时候,才算能喘口气,一年到头来,只利用上了承包了的地的一部分,收成也不好,人也累的够呛。这一年下来,仅雇临工就花了他十几万元,其他开销也不小,到最后还干了个赔本买卖。于是,他慢慢体会到,必须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2003年年初,他就开始积极使用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化设备。首先购买了一台80马力大型拖拉机和一台35马力中型拖拉机,当时是当地的第一台大型拖拉机,并购买了一台单行玉米收割机,从2-3分的小块地变为2米宽的长条地,大大提高了大型拖拉机作业和单行玉米收割机等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和一些农机生产制造厂合作,研发制造了适合当地2米宽长条地玉米气吹式播种机。随后,自己又研发制造出搂梗机、锄地机和喷药机,使这种种植模式从种到收实现了小型农业机械化。到年底,自己明显感觉到没有去年那么辛苦,而且还利用了承包的一大部分土地,玉米产量由去年的一亩500公斤提高到今年的800公斤,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他仍不满足现状,继续突破传统。这样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多年来传统种植模式。

2004年他又购买了玉米地走式大型收割机、120马力拖拉机、80马力拖拉机、大型喷药机、播种机和葵花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继续改变着传统种植模式,为实现大型农业机械化而努力。拥有这么多先进机械化设备的他,立刻让他感到这400多亩地种起来也很轻松,而且粮食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每亩800公斤提升到了每亩产1000公斤,在当时那是个天文书记,不可能达到的,但他做到了。而且在闲余时间,在当地成立了一个农机服务队,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从种到收,由小型到大型农业机械化。几年来,他用最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周边群众农机服务3万多亩,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到2005年,他承包土地总计2500亩,这在当时没人能完成。

改良品种,融合除草技术,研发当地主栽品种

2005年,他依旧大丰收,但他感觉到,要想继续提高玉米产量,就应该对种子也要进行择优选择,于是他开始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科学种植,和周边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方面老专家取得联系和获得技术指导,并的先后和巴盟临河、磴口、宁夏的银川、平罗、东胜等地方的良种推广农机制造厂、土肥站、化肥经销处建立较好关系,为了研发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在自己的地里,专门设立试验田,进行品种引进实验、化肥使用实验和除草剂实验等,起初引进了四单十九号玉米品种,在2007年,又发现了较好的登海3672”品种,一直到现在都是当地的主栽品种,随着当地的养殖业的参入发展,从试验田里得到了一种叶肥、棒大、秸秆成熟的、生长势较旺盛的适于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又从多种除草剂品种里造取了适合当地的除草剂,从苗前、苗后实现了化学除草,彻底改变了以前靠人力锄草的方式。

多年来,他热情无私,每当春种开始,他的手机就是一个免费咨询电话,有问玉米怎样种的,有问籽瓜什么时间种的,有问葵花什么时候浇水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电话,响个不停。多年来,他以自身通过试验等各方面获得的经验,近似专业水准的口吻,免费为周边群众测量、规划土地上万亩。以低于当地经销商的进价,直接为周边群众从化肥厂直销处购进化肥上万吨,以及种子、农药50多吨,同时到田间地头亲自指导群众,将自己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群众们。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周围的群众积极承包土地和扩大种植面积,最小的也能经营200亩土地,在农业种植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光荣业绩,当选支书,带领全社区群众共同实现中国梦

2009年内蒙古白绒山羊场政企分开,他被选为三北羊场党支部书记。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陈宝玉同志深知群众对党员干部寄予的厚望,深感自己作为全社区当家人的重任在肩。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刻自勉并提醒大家,人活一辈子,不能只想着自己,应该多为社区居民们干点事。他认真抓好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实行村支部书记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全社区工作一盘棋,支书给主任作主、主任为支书作劲,相互配合、团结干事,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坚持一切社区事务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紧紧依靠社区居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组织,规范民主程序、深化社区事务公开,实现了全部工作协商于决策之前、决定于实施之前。对一般事务,组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广泛征求意见;对热点焦点问题,召开全社区居民大会,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决策,真正变为民作主让民作主。他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愿意、群众同意、群众满意作为履职尽责的着力点,经常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群众家中,采取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观点及想法,以真心换民心,在谋事干事中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加快发展社区经济,带领全社区居民共同致富,他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集思广益、不等不靠,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社区经济结构,积极培植农村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好路子。

做为村党支部书记,陈宝玉同志从上任的那天开始,为了让三北羊场有更好地全新的面貌,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如一地为群众忘我工作,带领广大群众实施规模种植、混合种养殖等多项工程。在他的带领下,三北羊场有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们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都掌握了规模型农业机械化模式,尽显一片幸福和谐的气氛,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革命

新牧区建设路上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记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乐盖嘎查牧民党员革命

革命家住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他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实行规模经营、划区轮牧和畜种改良,率先走出了一条增加收入和保护生态的双赢之路,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带头规模经营   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双赢

进入新世纪以来,革命响应上级号召,成为了阿尔巴斯苏木第一批草牧场规模经营示范户,他承包了别人的5000多亩草场,连同自己的4360亩草场,经营着近10000亩草牧场,放养着阿尔巴斯白绒山羊700多只;奶牛10头;乌珠穆沁羊40只。新建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的羊圈。同时利用本地区水位浅、地势平坦,易开发水浇地的有利条件,以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的养殖思路大力开发饲草料基地。现已开发饲草料基地100亩,并配齐了喷灌机、拖拉机等现代农业设施,全部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和高产玉米,配套建设了可贮青草35000多公斤的青贮窖,配齐了加工机械,彻底解决了自家牲畜的饲喂问题,达到了自给自足,走上了种养殖发展互补的路子,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

带头划区轮牧  做到科学养殖与保护生态并重

他将自家的草场全部进行了围栏并划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放牧一段时间后转到下一个小区,实行划区轮牧。包括冬春放、夏秋、接羔保育、补播禁牧等9个小区,并将冬春放牧区、夏秋放牧区两个大区分成了若干小区,同时每年确定一个小区为禁牧区。除禁牧区和饲草料基地,其它小区实行轮流放牧。每个小区放牧10天左右后转入下一个小区,一个轮牧周期大约60天。这样不仅提高了草牧场的植被覆盖率和产草量,而且提高了载畜量和利用率,保证了草牧场修养生息,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带头畜种改良 保护并发展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品种

革命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加入绒山羊保种细化协会,在羊绒细度上下功夫,保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优良品种,他家的绒山羊平均产绒量达到0.8公斤左右,所产公羔大部分都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种公羊销售出去。同时,他又把眼光放在羊肉市场上,在肉羊育肥上下功夫,引进了原产锡林郭勒盟的乌珠穆沁羊,产肉量达到40公斤左右。科学搭配饲料,增加饲料营养成分,购进两台玉米面加工机和一台颗粒饲料加工机,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

调整畜群结构   实现少养、精养增收致富

革命还总结出一条调整畜群结构的增收办法,即增加畜群中母畜比例(现他家母畜达到95%以上),当年产的公羔当年就全部出栏,按比例淘汰一部分老弱、产绒低的母畜。这样既减少了放养的成本,也减轻了羊群对草场的压力。而增加的母畜保证了下一年的畜群的发展,现革命家基本实现了2年接3茬羔,既保证了畜群的稳步发展,也增加了收入。

致富不忘乡亲  将致富经向周边群众传授并推广

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富,革命富了,但他还是没有忘记乡亲们、更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除了忙于自己的事业之外,凡是嘎查党支部组织开展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不仅如此,他还借这样的机会,给广大党员宣传党的政策。革命不仅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前来求教的人和左邻右舍,而且把自己家繁育的种公羊赠予或低价出售给生活困难的农牧户。他还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嘎查里不管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都会慷慨解囊,送上礼金,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有家庭困难的学生,他更是一帮到底,资助他们上学,受过他资助的学生特别多。他没有忘记嘎查的贫困户,时时关心着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几年来,他累计帮助他人1000多件次,周济或实物资助他人折合现金100多万元。在呼和陶乐盖嘎查,一提起革命,人人都点头称赞,都称他是勤劳致富带头人。

革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牧民,也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有限的牧场上创造出了牧民致富传奇,通过他创业的激情感染了乡亲,他的爱心影响着四邻。通过革命的带头示范和先进事迹的影响,带动了周边一大批牧民致富并传递着革命的爱心,今后必将在鄂托克草原上出现更多的向革命一样的致富带头人,推进新牧区建设进程。

  

高万华

奉献光明写华章——记鄂旗劳动模范高万华

高万华,男,汉族,陕西神木县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7年参加工作,现刚从鄂旗农电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二线,高级会计师。高万华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步步从基层干起,历任电工、会计、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多经公司经理、副局长。高万华,男,汉族,陕西神木县人,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7年参加工作,现任鄂旗农电局副局长,会计师。高万华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步步从基层干起,历任电工、会计、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多经公司经理、副局长。尤其是2003年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怀着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坚持原则,求真务实,使安全生产工作均走在了行业的排头,为企业长足进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所在的鄂旗农电局多次获得自治区及鄂尔多斯电业局先进单位以及户户通电特殊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鄂旗农电局副局长高万华就是这样的人,他把理想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如歌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他所钟爱的供电事业,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高万华同志自分管安全生产工作时,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恪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工作扎实细致,对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抓的紧、抓的实,成效明显。先后组织起草了电气作业《两票实施细则》、《鄂旗电力公司安全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隐患治理专项整治》等文稿,在他的努力下。鄂旗农电局安全生产无事故记录已经突破7000天。他卓越的政绩、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甘作公仆的精神,无不为鄂旗电力职工所称赞。

200985日深夜2点多钟,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高万华局长从睡梦中惊醒,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他迅速坐起拿起电话,什么事、好,马上通知生产部、输变电运行管理所到现场,我马上到,这是调度员打来的电话,是220千伏棋盘井变电站出线柜出现电缆先后发生故障,造成神华蒙西35千伏变电站全站停电,井底有数100多位矿工升不了井,水位逐渐上涨,情况万分危急。高万华副局长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和现场的人员了解了情况,迅速启动了该站失电应急预案,指挥生产部、输变电运行管理所的人员,放线部缆,两个小时后,该变电站投入运行。看着一个个升井的矿工,神华公司的领导们紧紧握住了高万华副局长的手说,是你们避免了一场灾难,是你们救了这百余位矿工的命,谢谢你们!

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每逢年度春、秋季安全大检查,他都要提前下到基层一线,积极参与并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再教育,强调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前提。他参与制定周密详细的方案,针对上一年设备障碍、异常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了系统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要求各级领导、安全员,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制止违章,防范事故,确保春秋查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近年来,鄂旗正是因为春秋查工作扎扎实实,障碍率连年大幅度减少,安全生产保持了长周期安全无事故。正是他的言传身教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促使公司安全教育进一步逐步完善,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多个单位和个人获得自治区、鄂尔多斯电力系统无违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表彰。农电局安全月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已成为电力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一个品牌。2009年获得自治区总工会安康杯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尤其是2012年他分管计划基建工作以后,他紧紧围绕鄂旗电力公司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不遗余力的争取和推进电网建设项目,共争取电网建设投资6亿元。面对相当于公司前三十年电力建设总和2倍重任,特别是面对自治区投资额度最大、占全市4亿投资近一半的户通工程,他起早贪黑,奔波在各项目部、施工现场,全年行驶路程达7万多公里,在他的带领下,各项目部克服开工晚、清障困难、站址路径变更频繁等不利因素,不仅安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而且创造了15天完成4个变电站顺利投运的骄人业绩。两年建成110KV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从无增长到17万千伏安;新建35KV变电站10座,改造35KV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从11.95万增长到到34.03万千伏安;辖区内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总数由9座增加到23座,输电线路增加388.35公里;电网从过去35千伏为主网跃升为以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主网,35千伏为辐射的坚强电网。同时,他积极履行一个电力人的责任,积极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两年鄂旗新增10KV线路2615公里,配变1451台,风光互补3526套,实现户户通电,解决了6000余户无电农牧民的用电难题。先后获得鄂尔多斯电业局户户通电特别突出贡献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先进单位的嘉奖。

鄂旗农电局副局长高万华就是这样的人,在201311月,根据上级制度,他退居二线,但当时正值户户通电工程最后关键时刻,他没有一点退缩,他怀着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保安全、管质量、求进度,圆满完成了鄂旗户户通电工程,得到了国家能源局检查组的验收并得到了高度评价。在他的指挥下,鄂旗电力公司成功承办了全区户户通电现场会。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坚持原则,求真务实,他把理想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自己如歌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他所钟爱的供电事业,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品格,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高万华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他是脚勤、手勤、脑勤,虽然作为一名分管领导,可是他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的热情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在乌兰乌素、碱柜镇南、碱柜星光等变电站等建设之中,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审核设备及安装的质量,而且看到设备区内消防设备在露天存放过程中,锈蚀、老化等情况非常严重,他亲自动手设计了消防工器具存放房,该房不仅解决了消防工器具的日赛雨淋问题,确保了灭火器的正常使用。而且,该房内置消防沙箱,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沙不会因为雨淋结块而失去了灭火的功效。

每到一些重要节假日,他都惦记和操心群众的用电问题,生怕线路、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群众用电。每年春节,他总是坚守到除夕夜,逐一落实线路、设备的安全保障措施后才休假。即使在休假期间,他仍与值班人员保持联系,与基层供电所保持联系,询问线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叮咛一定要做好节假日期间的保电工作。对于职工家庭出现的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去帮助解决,深得职工爱戴。

高万华多年辛勤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累累的硕果,社会各界也对他给予了肯定,高万华同志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电力集团公司安康杯先进个人北京奥运保电先进个人、 鄂尔多斯电业局先进工作者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以及鄂旗首届劳模,鄂旗农电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但是高万华同志始终将荣誉看做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他总是更认真的工作,更尽心的工作,为鄂旗电力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杭锦旗)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