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鄂尔多斯工会网! 维权热线:123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劳模工作 >> 劳模风采 >> 2014劳模风采

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乌审旗)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6


王玉祥

  王玉祥,男,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内蒙古博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他扎根老伊化集团工作三十余载,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作为一名普通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面对困难开拓创新,发扬碱湖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不畏困难,敢于拼搏,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正确处理好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手抓改革,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较好地完成企业各项改革工作,使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手抓发展,努力改善服务,不断提高园区服务质量。使得公司在2009年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文明办和私营企业管理协会评选为文明诚信私营企业2012被鄂尔多斯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总工会评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同时在博源集团及远兴公司的年度效绩考核中,连续多年获得了先进企业和优秀团队等奖项。在做好自身各项工作的同时,服务大局,紧密配合当地政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长期关心和支持当地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大胆引进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大力发展环保项目。2008开始筹建乌审召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前期工作,20113月中旬全面开工建设,20125月底投入运营。目前该项目运行状况良好,各项运行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环保规范。该项目的建成投运,为促进整体园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多年来,他和党组一班人坚持重教、严管的原则,在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行业读书月活动、企业文化大讲堂、专题辅导报告及各种会议等不同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举办野外拓展训练,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呈现出人心思干、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敢于大胆管理、大胆负责。在三重一大问题上自己能够带头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凡重大的事情,都召开党组会、办公会等集体研究,努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努力搞好班子之间的团结。在执行纪律上始终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始终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商量,多沟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尽责,机制上创新。他深深明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提醒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20044月份开始,参与乌审召工业园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于2007年底完工正式投入生产,为打造企业长青基业与周边牧民的和谐共处,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亲民、惠民、帮扶的活动举措。

  乌审召镇查汉庙嘎查人蓄安保饮水工程,是由园区企业投资近百万,于2007年开始建设并于同年启动运行;通过三年多的运行状况良好,深得企业周边农牧民的好评,使乌审召镇查汉庙嘎查人蓄饮水得到了保障,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卫生、凉爽的自来水,为乌审召镇查汉庙嘎查人蓄饮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打造和谐社会,体现企业亲民、爱民政策的最大化,企业每年拿出10多万元来作为惠民经费,逢年过节公司党支部积极组织人员去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难户,走村入户,送冷暖,送去一些白面、大米、砖茶以及经济上的支援等生活必须品,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解燃眉之急。

  为了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企业每年出资近20万元作为加强输水管线的防风固沙及架空线路的维护等费用,为与牧民和谐共处,体现企业惠民政策,公司原则上让周边牧民来做此工作;使周边的牧民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同时企业减少了大量的人力与精力。而且,供水工程输水管线及架空线路如出现问题,当地牧民也会自发主动地给企业打招呼,得到了互惠互利的局面。通过几年来的和谐相处,增进了企业与周边牧民的友谊,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


王成祥

借问青春风华茂 只因丹心映大道

——“80农牧民王成祥的奉献之旅

  在毛乌素沙漠,在乌审草原,在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大潮中,踊跃着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就像乌金和天然气一样在带给人们光与热的同时也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唤醒了这片丰饶之地,与轰鸣的机器和雄浑的号角共同谱写了一曲奉献赞歌

  王成祥,一个“80的年轻人。在他的身上,既有“70的沉稳,也有“80的锋芒,甚至还有一点“90的特立独行,这个出身农家的男子汉用自己的真才实干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又用拳拳爱心在家乡父老、同事朋友的心灵间埋下了一个大爱的种子。如今,已是硕果芬芳。

  一、出身贫寒,心怀大志力展宏图

  常言说的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980年,王成祥出生在乌审旗无定河镇的一个小村落里。家境的窘迫让王成祥从小就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高中毕业后的王成祥,考虑到家庭的困难,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毅然决定辍学外出闯荡。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跟家人立下了军令状,带着年少的轻狂,怀揣心中的理想,只身步入社会的洪流之中,经历了无数次尝试与碰壁之后,王成祥成了一名汽车修理技师。

  虽然远离家乡,但是家乡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变革都吸引着王成祥漂泊的心。进入21世纪,乌审旗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蓬勃开展的能源大业让王成祥看到了商机,在旗委旗政府领导正确的带领下,父老乡亲大力的支持下,让他翻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

  2007年,王成祥回到乌审旗,成立了个人钻井团队,在鄂尔多斯境内外承包勘探工程项目,在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能源勘探中,凭着优异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事业是永恒的。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呢?他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工作,心里踏实。这心里踏实几个字,道出了他乐于将青春奉献给家乡的这片热土,乐于把生命融进蒸蒸日上的创业图景,让生命之光在青春年华异彩夺目,尽显男儿本色。

  二、回报家乡,吃水不忘挖井人

  王成祥的心始终都牵挂着家乡的父老,我每次回村里,一看到村民们并不富裕的生活,我心里就难过,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帮他们。在多次调查后,王成祥发现家乡具备很大的种养殖优势,尤其是这片土地适合西瓜和土豆的种植,经过自己在老家的土地上亲身试验,他认定西瓜和土豆的种植是家乡父老长久的致富门路。于是,他从此把这两样农产品当成了宝,鼓励村民在这方面发展,自己还花钱购买相关方面的书籍,带人学习种养殖技术,主动为村民找销路,为种养殖户创造便利条件。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很多村民靠种养殖发展致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助力。当村民们谈起王成祥时,都竖起大拇指说:他真是给我们帮了太多的忙,为我们做了太多的好事。

  王成祥也十分关注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2009年,他为乌审旗无定河镇红境滩村文艺演出赞助五千元,为村里的文化活动捐资一万元,让大家看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他说:我不仅仅要考虑自己做什么,更要考虑给村民们做些什么,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对于家乡的建设,他就是这么热心。

  三、无私奉献,力所能及促就业

  家乡的很多年轻人都待业在家,都想出去闯一闯,但是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很多父老乡亲就找到了王成祥来寻求帮忙,面对家乡父老的信任和支持,王成祥倍感压力:村里的年轻小伙子就业确实是个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们,我通过钻井队伍这个载体帮助父老乡亲就业,教他们学习技术,只要有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会有人需要的。王成祥朴实的话里,饱含着一份沉甸甸的理想和一个实打实的承诺。目前,他已经帮助本地农牧区67个待业青年找到了工作。

  四、关注教育,慷慨捐款为助学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王成祥多年的闯荡经历使得他对知识的渴望前所未有,他说现在各行各业要想干的精、干的好,就必须有杰出的人才资源,家乡要发展,必须要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因此,他先后为乌审旗无定河镇河南学校首届教育创新研讨会、乌审旗教育基金捐款两万余元,并亲身去学校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学习,告诉孩子们要有理想,要踏踏实实的学习,要学以致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爱暖人心,真情真行做慈善

  情暖则人心聚,人心聚才能成大业。王成祥总是用实际行动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每一份真情,争当扶弱助困的活雷锋,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他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受难的同胞们累计捐资近万元,支援他们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曾听闻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前进村有一个患重病老人,由于昂贵医药费无力承担,他亲自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捐款一万元,告诉老人尽早的去医院,不要耽误了治疗,此后,他经常走访本地的一些困难老人,并为他们捐助衣物、食品和现金累计五万余元。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驰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王成祥以卓越的胆识,杰出的领导能力,不寻常的业绩,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深得大家的信赖和拥护。2012年,王成祥被评为乌审旗十杰青年农牧民2013年,他荣获乌审旗青年创业先锋荣誉称号;2013年乌审旗金龙钻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聘用王成祥为勘探顾问,在同年4月该公司获得鄂尔多斯市五一劳动奖状;但王成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而骄傲,并没有陶醉,只是继续努力着,奉献着,用春风化雨般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二字的铮铮诺言,用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在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锦绣蓝图上绘上一抹亮丽之色!


刘占岐

关爱民生 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

——记巴音柴达木村党支部书记刘占岐同志

  刘占岐同志1968110生,19977月入党,2000年任巴音柴达木村委会主任,200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刘占岐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巴音柴达木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巴音柴达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在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市文明村,全旗五好党支部,全镇实绩考核工作突出奖等荣誉称号,个人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刘占岐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多年来,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村里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多次派人到外边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二、抓经济促发展,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刘占岐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积极推广支部+协会的模式,成立种养殖合作社,走规模经营道路。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针对当前的家庭式农牧业,种养殖业结构单一、辐射面小、投入大、效益低等现状,2010年开始,作为村支书的他带头勇于探索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创建了乌审旗巴音柴达木养羊专业合作社,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扩大养殖规模,重点打造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贮草棚、青贮窖、饲料库、彩钢羊棚等6000多平米,调入良种繁育母羊300多只,开发水浇地500亩,探索科学规模种养殖道路,初步形成规模养殖效应。他还先后组织党员、人大代表和养殖大户,到东胜、康巴什、伊旗、达旗、准旗等发达地区和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规模化经营示范点等地方考察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对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当地种养殖能手规模经营的积极性。目前,全村成立了养羊、养猪等种养殖合作社有4个,合作社成员户数达40户,规模养殖良种肉羊1000只,养猪500头,开发水浇地1000亩,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替群众排忧解难,是刘占岐的最大心愿。该村多年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偏低,村中的基础设施无力改进,村中无一条好走的路,特别是遇到下雨天,路面凹凸不平,泥泞难行,交通极为不便。交通条件的改善,可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使农民素质提高,观念不断更新,对于加速农村牧区脱贫致富奔达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他为全村经济发展考虑,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由原来的斯布扣至冯家峁四级水泥路建设项目改为过往巴音柴达木村的乡村路,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该村无水泥路的历史。当年,为了解决当地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目前的饮水状况,改善当地饮用水质差、用水安全的问题,多方争取各方的帮助,联系水利局和财政局,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为全村85%的农户接通了自来水,给他们供给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四、严于律己,做党员表率

  刘占岐同志不但牢记宗旨,办事公道,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还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乐做党员表率。他始终认识到,农村各项工作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作为村党支部班子一把手,他非常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对村里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村民代表讨论再实施。涉及群众利益的公路修建和维修,农业税减免款的发放,民政救济对象、计划生育安排对象等都实行了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研究决定,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为了做到工作透明,让群众更加信任村干部,他注重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对村民关心的政策措施、发展大计、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利用公开栏、村民大会等形式最大范围地公开,并积极组织党员对两委班子成员从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以及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等方面进行评议,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干部的行为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现在,广大村民的心和村干部贴在了一起,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大大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以法治村方面主要是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同时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措施,坚持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三年来全村没有一起上访事件,治安案件逐年下降,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全村社会稳定,民心稳定。

  刘占岐同志就是这样,扎根村庄、默默奉献,她身上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他用开阔的思路带领群众逐步走向富裕;他用百倍的努力,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苏雅拉达来

劳动模范先进个人材料

——记沙尔利格嘎查牧民苏雅拉达来

  苏雅拉达来,男、蒙古族、文化程度高中,于1973年出生,乌审旗文海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格拉图牧业社一名普通的牧民,格拉图牧业社位于苏力德苏木政府所在地,是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牧业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牧区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市、旗、苏木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苏雅拉达来也走上了自己科技创新、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沙尔利格嘎查提起苏雅拉达来的名字,人们总是翘起拇指,心服口服地夸他是勤劳致富、科技兴牧的状元。1996他承包了1640亩草场且基本沙化,准备发展种养殖,但是条件非常差,当时只能养个50-60只羊,在这种条件下他不断努力,他积极改变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学习科技知识,狠抓畜种改良和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于2000年他夫妇俩在政府和领导的帮助下种了300多亩柠条,800亩优质牧草,10000多株树苗,但那时草多了,没有羊,卖草也没人要,只好自己增加牲畜头数,改变有草无牲畜的状况,提高养殖头数,到了03年牲畜达到200只,2006年牲畜数达到了500只左右,但是饲草料的供应又赶不上了,因为沙打旺生长寿命很短,而草场租赁时间也到了,无奈之下牲畜数又减到200左右。在自己的草场发展圈养,提高生活水平。可是圈养比起传统放牧可饲草料和人工方面都用的很多,但近年农村普遍劳动力短缺且老年化,工人工资高,针对这些问题,从小就爱搞点小发明的他,动起了发明的念头,说起自己的发明,苏雅拉达来也是感慨万千。他兄弟四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看见父母为了生活每日辛苦劳作,让他有了制造一种机械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想法。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职业学院学习家电机械技术。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因为经济原因,苏雅拉达来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利好,农牧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2008年苏雅拉达来开始尝试自己的设想。查资料、画图纸、买零件,苏雅拉达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发明中,而他的妻子苏雅拉其木格也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了配置合适的发动机,苏雅拉达来花2000元买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全部拆卸为自动喂料机安装零件。经过两年的尝试,苏雅拉达来自己设计制造的自动喂料机成功通过了机械鉴定并且申请了专利。而苏雅拉达来却没有停止于此,他又设计制造了全自动牲畜饮水机,解决了冬天牲畜可以随时喝到温水的问题,也申请了专利,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同时他还研制出了饲料调配机,羊羔喂奶机等农牧业机械等配套设施。这些机器解决了劳力不足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比如说;一般一个劳动力每天能喂40-50头牛,可这台喂料机能喂400-500头牛,降低劳动力90%,每人每天120元计算一台喂料机每年节约好几万元。那《全自动饮水机》不但节约劳力且保证牲畜随时饮水,促进牲畜正常发育,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还节约水资源,环保,防冻等功能。2011年,对于苏雅拉达来这样由普普通通的牧民一跃成为勤劳致富、科技兴牧的先进典型,更是难忘的一年。从小酷爱发明创造的他,经过多年的摸索和钻研,发明了轨道喂料机和全自动牲畜饮水机并获得了国家专利,2012年开始生产推广。

  2009,苏雅拉达来就开始考察研究项目、整合有利资源、权衡利弊,通过考察,他筹资200多万元,又承包了临近一块场地,花费80多万元改建养殖场,用20多万元从外地购进优质种畜,同时花费50万元建设种植基地,并参加了嘎查文公希里协会。目前,苏雅拉达来已建成规模肉牛养殖棚圈1500平方米,牛年出栏数为300头,羊出栏数为2000头,种植优质饲草料650余亩,创造规模养殖的良好条件,养殖场正常运转后年收入达到100万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做出积极的贡献。20123月,苏雅拉达来注册了以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服务为主的乌审旗文海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年利润达到40万元以上。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是他的座右铭,他不但自己创业,还带动周边贫困牧民共同发展,给他们技术,思路,资金等方面帮助,为他们免费提供农业机械,现在周边的四户贫困人家在他的帮助下已经脱贫。

  几年来,苏雅拉达来坚持走现代农牧业产业化道路,大量引进科技人才,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种养殖规模,创新发展思路。如今,苏雅拉达来家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养殖与种植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种养殖大户,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的现代化养殖之路,为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为广大农牧民树立了典型。

  苏雅拉达来多年来热衷于农牧业辛勤实践、不畏艰难的奋斗、执着的创业精神和技术发明创造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认可。2000年获得科技示范先进户荣誉证,2002年获得全镇种植优质牧草大户荣誉证,2006年被评为2006年度齐倡节约同铸绿色共建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11年评为科技示范户,和绿色乌审标兵户2012“乌审旗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奖,2013年鄂尔多斯市第一届优秀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

  如今,苏雅拉达来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致富能手了,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辉煌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相反的是他一直在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关于开展农村、牧区的工作的具体部署。抓住机遇、创新思维,以求在学习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争取能更好、更快地带领更多的农牧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他也承诺,今后将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苏木经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明勋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和内蒙古世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于2008107日,注册资本金10亿元。公司基建投资在建4个项目,即巴彦高勒矿井、洗煤厂、铁路专用线、运煤公路。巴彦高勒洗煤厂、铁路专用线、运煤公路为矿井的配套项目,总投资规模43.9亿元,2011415日开工建设,计划20144月底联合试运转,201471日投入生产。

  201011月,根据工作需要,该同志自鱼米之乡的山东济宁矿区调到内蒙毛乌素沙漠的黄陶勒盖公司工作。来到新单位后,克服地理环境差、基建现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人员少、工作基础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扎根边陲、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创造性开展工作。几年来,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作岗位上,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相关会计准则、制度,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勤奋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矿井的基本建设和投资管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主要表现在:

  一、认真学法、依法从业

  该同志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学习《会计法》、《审计法》、《税法》及相关新政策,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执行集团公司的各项规定,坚持依法核算、依法管理、依法纳税、依法履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努力探索和实践煤矿基本建设投资核算、投资管控新模式,为加快矿井基本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

  二、建章立制、依法管控

  一是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控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的17项财务内控制度、三重一大等重点管控事项并经公司董事会通过。注重加强内控制度的落实,把各种生产、管理事项纳入监控范围,做到基本建设和内控管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管控机制,提升矿井建设整体管控水平。会计基础工作经淄矿集团考核连续三年达标,所在的公司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会计集体。二是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严格控制费用列支标准和列支渠道,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经山东国资委招标委派的社会中介机构年度财务决算审计,连续三年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几年来,经数次税务稽查从未发现偷税漏税和交纳过头税,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依法纳税形象。三是认真执行各种会计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对涉及的会计事项,严格履行责任人验收、部门审核、财务审核、财务总监等签字手续,对手续不全、资料不全的业务事项一律不予办理,依法行使会计监督,有效防控了财务风险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打破常规、创新管理

  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市场管理、商业化模式管理创新。通过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基建投资规模,控制建设项目资金收支,提高了融资比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工程支出。经20137月份对整个建设项目再评价,投资比原概算节约了4.3亿元,投资管控效果显著;积极推行内部市场管理。建立内部市场价格体系,把各项任务、服务定量细化,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变发工资挣工资,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体系,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实现了工作目标、任务的压力转递,确保了公司三年基建工期。三是积极开展商业化模式创新。根据现有投资、产品结构、市场等情况,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市场预测和产品细分,变坐等用户上门为主动给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现已开发出钢厂高炉喷吹用煤、煤制油、精细化工等高端用煤,通过开发高端产品、提供保姆式服务赢得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精简组织、优化用工

  本着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运转高效、流动有序的原则,创新定编定员方案。围绕建成轻型大矿建设目标,亲自主导推行辅助专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管理。在辅助专业化方面,将井下开门口、联络巷等零星掘进工程实行专业化外包,井下机电设备安装、地面机械设备维修、锅炉房使用及维护等由专业单位承揽。洗煤厂末煤洗选系统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洗煤厂运营模式实行委托管理,减少区队和岗位设置。在后勤社会化方面,将保洁、绿化、保安、食堂等服务性工作全部交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经优化,取消连采队设置、党政办公室合并,110KV变电站、卫生所、生活用水、污水处理、地面管网维系等岗位实行专业化外包,机构设置由原来的14个修改为12个,定编定员由原来的833人修改为729人,比初步方案减少104人,矿井总用工人数控制在1400人以内,突显人均效益、人均效率,全员效率将达1.5万吨商品煤。

  五、辛勤耕耘、收获颇丰

  会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非常专业的工作,涉及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因此,该同志在平常的工作中,发挥多年从事基层不同管理岗位上的优势,运用科技创新,搞好现代化矿井成本控制的专题研究,撰写的《关于完善煤炭完全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煤炭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探索与实践》、《论煤炭企业内审工作的职能转变》等论文分别获得了山东省煤炭协会二、三等奖,主要参与研究的《下组煤配采经济价值研究》获得了山东省国资委优秀管理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网络软件开发与应用》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完善平衡计分卡模式下的全面预算考核》、《实施“41”模式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高产高效矿井》、《积极应对产能过剩煤炭市场全面管控矿井建设投资风险》论文和调研报告获分获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一等奖。同时, 2008-2009年被评为淄矿集团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淄矿集团法制建设先进个人,2010年被山东省济宁市评为企业财务管理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淄矿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娜仁格日乐

永不停歇的创业脚步

乌兰陶勒盖镇养殖大户娜仁格日乐创业纪实

  娜仁格日乐,女,蒙古族,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希利嘎查牧民,1995年,她毕业于鄂尔多斯市幼儿师范学校。1997年,她招工进了当时风靡一时的鄂绒集团,成了一名纺织女工。2001年,正当她技术熟练、干劲正高的时候,却遭遇了下岗。

  有些人的人生是在按部就班的规划、奋斗、收获中次第揭开序幕;有些人的人生却完全相反,由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将一切直接推至面前,不期而至。娜仁格日乐便属于后者。下岗后,她先是在东胜开了4年的西餐店—“赛美味比萨,之后又做服装生意。4年后,一个突然的变故让她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2008年,她的父亲因心梗突然离世,家中的母亲从此形单影只。父亲生前就和母亲做过几年养殖业,还曾极力推荐想让女儿也做,由此,一为创业,二为敬孝(回去在母亲身边和她一起养猪),娜仁格日乐开始了自己的养猪史。

  2009年,她开始着手建养猪厂;2010年,她以600万元的资金注册了鄂尔多斯市兴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个以种植、养殖、销售及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企业。

  创业艰难,个中滋味,非亲历亲为者不能恰如其分的体会。公司开起来了,猪棚盖起来了,可面临的事有多少啊,她说她当时数都数不清。且不说老公、儿子和她三个人在三个地方吃三锅饭(老公在神华集团上班,儿子在康巴什念小学,她在乌兰陶勒盖养猪),单就养猪这一件事,就够她喝一壶的,那真可以说是事如乱麻:建猪舍、筹贷款、抓仔猪、买饲料、加工饲料后喂猪以及卫生防疫、销售出栏等等,所有的问题瞬间席卷而来:什么小猪感冒、母猪流产、成猪出栏、卫生防疫,以前闻所未闻,她的头都大了。她说,困难多的没法说,一是筹资难,刚刚起步,到处是花钱的地方,可自己又没有客户基础,人家也不赊帐给你,需要钱时一点儿一点儿往起凑。猪一天没饲料都不行啊,有时候是猪明天的饲料还没着落呢,我今天还在到处借钱。二是用工难,雇不上人,雇上了管理又难,而且好多时候雇的人文化程度极低,根本不懂科学饲养,你要手把手教给他。三是没技术,一窍不通,更难……白天一天累得要死,忙得要命,晚上,夜深人静时,她才顾上坐下来细细捋白天来不及想的事情,常常,深夜一两点钟才能睡去。不仅如此,她去外地买饲料,做销售,人家好多时候会小看她是个女人,有一回,来拉猪的几个男人未进行消毒处理就要硬闯进猪舍,她不让进,那些人说,让你们经理来说话!她说,我就是经理!那一帮人起哄地哄堂大笑!

  生活是残酷的,尤其是在那些试图展翅翱翔的人的身上,生活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挥它的试金石的功能,此所谓有人说的打击是为了提高灵魂的耐磨度,但生活也不仅仅是残酷的,在那些对它的打击毫不理会、毫不屈服的人面前,臣服的生活转而就会告饶,会服输,会一展欢颜。20106月,她的第一批成猪出栏,40多头猪卖了6万多元。她说:“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她立足当地土地、粮食、饲草料资源发展的科学舍饲,对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冲击当地牧民很少养猪、尤其是不进行舍饲养猪的观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现在,她的养猪业已发展到年出栏育肥肉猪5000头,增加就业人数7人,良好的经济效益辐射带动了周边一大批农牧民,户均纯收入增收5000——10000元。基于此,今年3月,乌兰陶勒盖镇政府又让她联合附近的7户农牧户成立了乌审旗宏昊养殖专业合作社,她任理事长。合作社是一种极好的运作模式,能有效摆脱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旧模式,改变那种生产规模小、生产量少、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她说,合作社这种形式好着呢,我很有信心!

  和娜仁格日乐交谈,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两点,一是无所畏惧的性格特质。年轻、漂亮的她坐在我面前,我着实有些惊讶,对她说,你怎么会去做养猪这个事?真让人想不到!她笑了,说现在我才真的想,啊呀,当初自己怎么就敢去做啊,那是几百万的生意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说自己说干就干起来了,当初和自己一起下岗的另一位工友,一直也在思谋着做一点儿事,自己做服装生意时她还常常来电话,说也想做服装,可开店一定很繁琐,也不知道进货渠道,又担心销路不畅,店面关闭后又不知能不能转租出去,一想起这些就害愁。直到现在,那位工友还在家里呆着,已足足十年有余。她笑着说,我笑她为什么店还没开起呢就想到了将来倒闭转租不出去的事了。我却由此陷入深思,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一事无成,不是因为其他,而是让忧思和多虑束缚了前行的脚步。

  二是,感觉她有着凡事往好了想的积极态度。我问她,这么多年了,肯定吃了不少苦吧,她说,是的是的,肯定的,不过我碰上了好多好人。我有个同学,给我拿了20万块钱,一直无利息用着,现在4年了(从2009年创业初开始),才给人家还上了10万块,另外10万还欠着呢!我的一些亲戚朋友看到我挺为难的,有很多主动给我打电话说,你要用钱的话尽管说。还有,镇上对我们养殖户的扶持力度也挺大,20102011两年,镇里拿出30万元扶持我扩大规模。

  即使就是提到扫兴的事儿,也不见她抱怨、哀叹,她说,2009年自己刚刚开始做,路数都搞不清,外出买了一车玉米,谁知拉回来一看傻眼了,将近一半都是发霉变质的!说到这里,她没了下文,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她并没有咒骂那位缺德的卖玉米人,一句都没有!我着急地问,那后来怎么办了?她说,后来他就在下次卖玉米时给我降点儿价啊!感觉,在别人看来认为是令人发指、让人暴跳如雷的事情,在她,似乎正常不过,坦然面对,平静处理,无怪乎她能成功,也许,这也是促她成功的潜质。

  考验,向来与成功唇齿相依。梦想是瑰丽的,但,陪伴它的往往是辛酸的眼泪和苦咸的汗水。她说了这样一件事:

  2010年正月初一,因为意见不合,她雇的喂猪的两个人断然离去。当时是正月初一啊,哪里去找其他合适的人?她只好自己和另外一个雇工一起喂猪,几百头猪,那么多的猪棚,她们手忙脚乱地给猪加工饲料、打扫卫生、饮水喂食,却疏忽了消毒和防疫的事儿,结果,母猪很快开始产崽,二三百头小猪崽,生下来先还活蹦乱跳的呢,可一个接一个往完死。她说,当时那情景你要看见了你会崩溃,一个月,我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万元,我一下子瘦了20多斤。小猪死的闹不住,后来,我实在没办法,只好那么想:要死就快点儿死完吧,那样我也就不天天难过了,大不了再重新抓母猪,一切从头开始!所幸的是,母猪都没死,全保住了,她长吁了一口气。

  做大事,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要想成功,须全力以赴,须放下包袱,成功者的秘笈多在于此。娜仁格日乐的成功之道,也许就在于此。年轻的她,在养殖业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地阔步前行着,和她交谈,你能感觉到,今天的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掩卷之际,既为她的勇气和毅力深为感佩,更多的,想为她送上深深的祝福和期待,期待成功如约而至,期待一路掌声如潮!

 

高占军

风霜雨雪博击流 公路英雄建新功

——记乌审旗公路管理工区图克管理站站长高占军

  乌审旗公路管理工区图克管理站站长高占军,1992年踏上公路养护工作岗位,从养护员到到站长,一干就是22年。数十年他挥汗如雨、忘我工作,为保持图克镇境内省道府深线的畅通与安全,带领手下一班军人,以荒沙为伴,以公路为伍,把青春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公路人的赞歌。他所带领的管理站是全市管理站之一,曾多次被评为旗级文明单位2007年至2012年连续被授予全市公路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至2011年连续两年被乌审旗图克镇政府授予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本人连续多年荣获工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为公路养护又增添了一道绚烂的彩霞。心在路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高占军同志爱岗敬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公路养护工作,扎实苦干,确保了公路的畅通。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萨如努图道班、图克道班等担任养护工,由于他表现突出,2007年领导决定任命他为图克管理站站长,负责图克境内省道府深线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将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新的工作情况结合起来,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约束、规范道班工人的行为。由于多年来认真贯彻全面养护的精神,他管养辖区的路容路貌大为改观,好路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2009年,由于工作需要,单位在他管理线路的基础上,将另外一条路况较差的线路交给他管养,这无凝给他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当领导准备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时,没想到他竟没有半句怨言,认为组织的安排自己就应服从,并更应以一个站长的要求来承担起责任。这两条路全线26.4公里基本上都是大面积坑槽,其中有2.4公里即将中断交通,1个多小时才能走完,有的路段小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对当地的交通十分重要,高占军心里明白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使该路尽快恢复畅通,他当机立断地将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严加管理;亲力亲为的和道班工人一起将长期堆积在路肩上的杂物清除,解决了公路排水不畅的问题;最后是对路面上的大面积坑槽进行了抢修。最后,经过7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原来的差等路和特差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经上级主管部门当年年终检查评比,全线路有良等路22公里,没有差等路。该线路的畅通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得到当地群众一致的好评。舍家忘已,献身公路的奉献精神

  自2007年高占军被任站长以来,他一心扑在养路事业上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他夜以继日地检查指导工作,经常在路在巡查,随时掌握所管路段的路况变化情况。

  多年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他没有一丝怨言。他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他原打算回家和妻子儿女一起欢度佳节,但此时单位按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给他安排了几个路段的大中修任务,需要尽快准备路料和开展铺筑等工作,他毅然放弃了休假,满怀对儿女的内疚奔赴工地,以一贯的工作作风服从了单位的安排。

  每年春节,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公路的安全畅通,高占军放弃了回家团圆的念头,经常上路检查,有危及到行车安全的情况,马上组织人员修复,保证了春节期间沿线群众的安全通行,使群众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他为了管养公路的安全畅通,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个本该休息的节假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要求自己,一心朴在公路上,默默地做出奉献。心怀同志,相互帮助的高尚品德

  高占军同志把甘当公路养护事业的铺路石当作他人生的座右铭。处处想在前,做在前,哪里的工作最苦、那里就有他的身影,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生产一线,管理站是养路工人工作、生活的场所。为把管理站建成一个让职工舒心的小家,他本着工区投资、管理站投劳的原则,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着力改造管理站基础设施。利用工余时间,修建了花坛、石彻边沟、硬化道口等设施,为单位节省了两万多元经费。同时开展多种经营,为管理站创收。利用工休时间开展养猪种菜,养鸡、养羊和培植苗木出售等致富路子,现已发展水浇地30多亩,年创收达近万元。他把创收的钱,一部分用于购买养护工具,弥补养护经费的不足,另一部分用于集体食堂和办公设备,进一步改善了职工办公条件。工友们都骄傲地说:我们在管理站上班工作上安心,生活上舒心。前年,他还带领全班员工采集砂砾石料100多立方,自己动手搞小型罩面8000㎡,节省经费达2万多元,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赞扬。

  生活中的高占军是一位热心肠,他经常深入到职工中间,与职工谈心,了解职工思想动态,鼓舞职工们的斗志,帮助职工们解决各种困难,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放在心里。

  高占军同志爱路如命,爱班如家,对年轻同志更是情同手足,对有些刚参加工作的同志不安心养护工作,他总是苦口婆心的开导,对不熟悉业务的,他总是热心的把自己的经验传授,在工作中他尽量把轻的活让给年轻的同志,他说他忘不了他是怎么样在老同志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养路工的,他要让这些新同志感受到管理站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管理站有名单身女职工,离家远,他亲自帮她们安排住宿,并给她们配备了餐桌、暖壶、菜板子等生活用具,使她们虽远离家园,但都能感到家的温馨。每年夏季,为避免职工中暑,高占军总是提前购买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用品,送到每位员工手中。哪位职工住院了,他无论工作多忙,总要抽时间前去看望。使每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养护大家庭的暖和,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当家人,并都死心踏地跟着他干,从而促进了图克管理站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老同志他也关怀备至,每次总是把最累、最苦的活留给自己,对完不成任务,他总是积极帮助,据统计,高占军同志几年来除保质保量完成自己负责路段的养护工作外,帮助其他职工打路肩草约30多公里,整路肩约10多公里,补坑槽近3000平米。为公路养护工作做出了贡献。呵护绿色通道,放飞着公路人的希冀

  由于养护工作点多、面广、头绪多,高占军同志为了更胜任自己的工作,做起事来总是小心谨慎,生怕出什么差错。每一份报表、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考查分析,每一组数据都要亲自验算,每一道施工程序、每一块施工安全标牌都要亲自过问,从来都是忘我的工作态度。养路的活不仅仅是力气活,而且同样也需要文化,需要技术和经验,高占军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自己业务水平低、经验少,恐怕自己掌握不了养护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就坚持自学养护知识,积极参加工区和市局举办的养护技术培训班,提高自己的养护水平,他边干边学,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遇有养护中出现的难题,总是虚心向年长的同志请教,由于他的虚心好学,很快他就掌握了养护生产技术知识,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满足现状,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学习,总是很快就能掌握新的知识,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锻炼成了能文能武的养路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努力工作、自学成才蔚然成风,确保了乌审旗境内国省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的喜悦,他的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赞誉,十几年来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变,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没有变。这就是高占军,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也没有鲜花簇拥的动人场景,只有默默无闻地耕耘、矢志公路养护事业的殷殷深情。高占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唐多钦

情系大漠 甘于奉献 为乌审旗能化基地建设立新功

——记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唐多钦

  唐多钦,男,内蒙古阿拉善人,1988年参加工作,2005年进入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作,负责该公司旗下6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工作。60万吨/年甲醇项目是中煤集团和博源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共同打造的煤化工示范项目,也是乌审旗煤化工重点项目。自项目开工以来,唐多钦同志始终以项目建设为己任,殚精竭虑,勤奋工作,为项目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全体员工坚守在大漠深处,艰苦创业,项目于2013年底顺利建成投产,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情系项目建设,奉献光彩人生。

  2005年,唐多钦同志肩负使命,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乌审旗纳林河这片热土,掀开了60万吨/年甲醇项目建设的序幕。从项目选址、工艺选择、破土动工,再到项目试车、投产的九个年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将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项目,他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呵护着他的成长。

  在项目建设前期,他整合各种资源,全面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使项目合法合规建设,他不辞辛苦,跑遍了各级地方政府机关部门的门槛,协调办理项目审批各项手续;他提前筹划,积极走访同类企业,了解项目管理模式;他协调设计单位积极开展施工图设计;他调研设备厂商,签订各类大型设备采购合同,为项目建设打好了基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坚守施工现场,协调各参建单位按照计划推进工程建设进度。提出了开展大干100决战安装年奋战三个月等活动的举措,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加班加点,全面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他坚持高质、高效的理念,在项目EPM+C的管理模式下,建立了项目组、专业组与职能部门矩阵式管理的新型管理框架。在施工时期,将生产人员组成4个项目组、2个专业组,提前介入施工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管理工程建设。这样一来,不仅弥补了项目施工管理力量薄弱的不足,而且让生产人员提前了解图纸,为项目试车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带领下,项目主体土建于2011年基本完工,并于2012年全面开始设备安装。

  2012年底,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唐多钦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项目部全体员工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装置试车的最前线,与员工一同加班加点,一同吃苦受累,一同忘记饭点,一同为了一次次的成功喝彩。他精心指挥,合理安排,稳步开展管道吹扫、气密、单机试车、联动试车等各个环节。在他勇于担当,亲历亲为、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感染下,项目部员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项目试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热电三台锅炉一次点火成功;两套套空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氧气、氮气;两套气化炉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甲醇合成装置于2013年底打通全流程,并成功产出合格甲醇。最终实现了项目一次开车,成为了纳林河工业园区首个投产的煤化工项目,为乌审旗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关爱员工,珍爱生命。

  自项目开工建设后,唐多钦同志就将安全当作天字号工程来抓。他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工程土建、设备安装、调试进度等等都要服从于安全,只有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抢进度、赶进度。他一直倡导员工在项目建设中都能做到有敬畏之心,有关爱之情,有严格之举。要求员工人人保持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丝毫松懈,严防死守,坚守安全红线。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关心员工,珍惜生命,将员工当做兄弟姊妹来细心呵护,教会他们安全自救措施,确保人身安全有保障。要求安全管理人员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并狠抓落实,彻底整治三违行为,确保作业安全。特别是进入试车阶段后,他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增加现场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不留任何情面。同时,不断加强员工应急演练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在项目开车前,多次邀请行业资深的专家到场排查隐患,查漏补缺,保障了项目开车一次成功。在他的严格管理下,项目建设安全工作成绩显著,自始至终项目部及各参建单位未发生一起死亡事故。

  三、扶贫救困,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时刻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模范作用,经常帮助和支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人间正能量。他积极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开展“3+1”党员帮扶活动。他多次向员工传达开展活动的意义,鼓励员工将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员。他带头向企业所在地周边的两个贫困村捐款献爱心,在他的感染下,项目部全体党员纷纷主动伸出援手,向贫困人员捐款,将爱心传递。

  四、回报社会,造福一方。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他不忘记回报社会。在相同条件下尽可能的将部分零星工程承包给项目当地村民,还雇佣当地村民当项目部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厂区环卫工作等,帮助当地村民再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他也关心当地的发展,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专业符合要求或专业相近的大学生送出培训后分配工作。他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和深深的感谢,提起他,人人都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

  五、作风严谨,清正廉洁。

  他作风优良,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开展群众教育路线,狠抓四风建设,要求员工们奉公守法,廉洁自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员工作出了表率。做到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清正廉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晶莹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功,在取得项目建成投产这一骄人业绩的时候,他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精力,更加干练的作风投入到生产工作中,继续带领全体员工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项目达产达标努力奋斗,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准格尔旗)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