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鄂尔多斯工会网! 维权热线:1235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劳模工作 >> 劳模风采 >> 2014劳模风采

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伊金霍洛旗)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1-16


丁巧花

丁巧花,女,19629月出生于杭锦旗一个贫困山村里,1984成家,一直务农,1996至今担任光胜村妇代会主任,1997入党,2003至今担任光胜村村主任。

多年来,她凭着对农村事业的热爱和忠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人生的道路上,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但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

一、转变观念,换做法

一是从1998年她改变过去那种靠天吃饭的老习惯,新打深机井1眼,发展水浇地160亩,种植优良牧草;二是除了种地养羊外兼经营一个饭馆挣点活钱;三是泥瓦技工的丈夫——雷亮子,要外出打工,不能继续呆在家里务农,将一、二、三产业有效的结合,做活了生意,改变了过去那种分散粗放的经营观念,转变为集中精干的经营方式变革。

二、为养而种的意识强,机构调整力度大

2002年,一次性卖掉80多只低效益本地羊,一次性投资近10万元现金,购买敏盖内蒙古绒山羊55只,畜种结构调整一步到位,并新建砖混结构的标准化棚圈1600平米。次年春播时,种植结构调整又一步到位,种植优质牧草占全部可耕地的83.3%。经过短短四年精心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2003年在第五次村委换届时,她以高票当选为光胜村村主任,她经常深入到每家每户与农牧民沟通交流,了解基层情况,帮助大家转变观念,鼓励大家增强为养而种的意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三、致富模范当村官,创造条件壮产业

2006年,在第六届村委换届时,再次当选为村主任。这期间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想法设法为农牧民增收。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和广大农牧民的大力支持下,她紧跟时代,围绕党委政府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集合本村的实际,为农牧民实现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收入的发展理念。

(一)高投入:为光胜村土地整合、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重点投入,主要建设在本村一、四、五、六、七、八社,整合8800亩的农耕地,新打42眼机井,延伸28000米高压,18000多米低压,铺设地埋管道63000多米,增设变台26台,安装维蒙特喷灌6座,实施3248亩现在农牧业示范地,种植大面积优良牧草。政府总投资上千万元,为今后的农牧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产出:由过去每亩地产15公斤左右的干旱地,现在变为每亩800多公斤的水浇地。

(三)高标准:整合七八两社1200亩五荒地,新建204户白绒山羊养殖户,每户总建筑面积1080平米,自筹4.1万元,政府补贴2万元。

(四)高质量:每户必须保持50—100只高质量白绒山羊基础母畜,产绒量在3斤以上。

(五)高收入:农牧民的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农牧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可达8909元。

到目前为止,整村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家家户户建起卫生户厕,环境卫生十分整洁,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光胜村走在全镇前列。2007年国家总书记胡锦涛在自治区、市、旗、镇各级领导的陪同下来光胜村,检查指导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并给予高度的肯定。

四、包工程、转劳力,组建农机服务队,带领群众奔小康

2009年,她又一次连选连任光胜村村主任,她不但组建了民工连队,承揽土建工程等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而且还成立了农机服务队,使那些在家务农的农牧民减轻了春耕备耕期间的负担,同时又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五、紧跟地区发展,敢当妇女文化带头人

2012年她再次连选连任光胜村村主任,并于2013年,光胜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美丽乡村。随着苏布尔嘎镇的大发展大建设,苏泊罕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鄂尔多斯江苏工业园区的大建设,和种养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我们苏布尔嘎镇的二、三产业从而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使农牧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生活有新提高。她每年以三八妇女节为工作契机,通过召集全村妇女同志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将自己做人做事的经验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大家要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走向一个和睦的家庭;从一和睦的家庭走向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就是我们的光胜村;从一个团结的村庄走出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同时她还鼓励大家多看书,多出去走走看看,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增长见识。她的讲解受到广大农牧民的一致好评与支持。

现在只要提起丁巧花的名字,周边的乡镇对他的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妇女、普通的党员,近年来她得到了自治区、市、旗、镇各级政府给予的各项荣誉称号。她用自己的行动尽了自己的义务,为全村人树立了榜样。

总之,经过多年的历练,丁巧花同志的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处事稳妥果断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都增强了,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方法更加得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


刘东

用青春点亮万家灯火记伊金霍洛供电分局配网专责刘东

巍巍长城,诉说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葱葱绿林,感怀奉献者的劳动消减了漫天飞扬的黄沙;高楼大厦,映照出建筑工人、技术员圣洁的灵魂。是劳动使荒凉的世界变得多彩,是劳动将漫漫沙漠变绿洲,是劳动将建筑的美轮美奂之歌传唱千古。

在伊金霍洛供电分局就有这样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他总是把工作摆在首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管条件有多苦、压力有多大,他都毫无怨言,而是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彰显新时代电力青年的风采,他就是伊供配网专责刘东同志。

刘东,男,汉族,于198310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1999-2003年在内蒙古电力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四年,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成为是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2004-2008年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四年,获得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变电检修高级工。

保电服务亮旗帜

承诺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而服务并不仅仅是为了承诺。近年来,刘东同志随同伊供分局共产党员服务队所有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国际那达慕大会、国际马拉松比赛、世乒赛中国女队选拔赛、亚洲曲棍球比赛、党的十八大等多项重大政治保电任务。在任务之重、要求之高的保电工作背后是各种艰难与挑战,可刘东他却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立足岗位,倾情奉献无怨无悔的共产党员庄严承诺。

2012822日,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开幕在即,保电服务队队员刘东同志与另外两名队员对会场主供电源线路进行夜巡,晚上10点多钟巡到玉峰加油站附近,发现这段电缆隧道被污水淹没,长度近1公里,隧道内610千伏电缆浸泡在水中,电缆中间接头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随时可能击穿,造成主会场停电的严重后果。情况十分紧急,刘东他们立即准备好水泵、发电机等抽水设备赶赴现场,迅速换上水裤钻进了臭哄哄的隧道。隧道内空间狭窄,只能由两个人用木棒抬着150多斤重的水泵在齐腰深的污水中摸索着前进……很快二十一台水泵全部就位,同步开始抽水。队员们紧盯着每一根排水管,随时下到隧道内移动水泵位置,手上、脸上被蚊虫咬了一个个大胞。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隧道内的污水终于抽干,队员们才长出了一口气,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凌晨4点多钟……

强健电网担责任

近几年,正值伊旗地区城镇化建设大飞跃时期,伊供分局的城市配网工作也相应全面启动,实施配网工程41项,总投资1.9亿元,安装开闭站5座、环网柜102台、分支箱18台、变压器22台,敷设电缆 139 公里。随着配网工程的逐步实施,公尼召110kV变电站、伊旗南郊110kV变电站、商务110kV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极大的改善了伊金霍洛地区供电网架结构、增强了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0126月份,组织委派刘东同志担任伊供分局配网专责一职,负责伊旗地区的配网、农网、电网工程的建设工作。他很荣幸组织能把这么艰巨的工程任务交给他负责实施,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合理协调组织实施各项工程,如何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如何保证安全施工,确保工程竣工送电投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了他每天思考的重点。配网、农网、电网的工作交织在一起,齐头并举、琐碎复杂,有时他真的觉得焦头烂额,理不清头绪。但他作为配网专责,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带领伊供配网办的兄弟们迎难而上,加班加点,力争快速高效的推进伊旗农、配、电网的建设工作。

2013420日,刘东同志及他带领的配网办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市政府公务员小区19个住宅小区6月份移交业主,相应的配网工程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需敷设电缆30公里、建设开闭站一座、安装环网柜44台。如果按正常工期,需两个多月时间才能完成,可是用户的用电需求就是电力工人的使命,刘东同志带领配网办的工作人员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这项工程中。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东同志每天早晨6点起床,整天摸爬滚打在施工现场,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休息。春夏之际,风沙不断,安全帽下流出的缕缕汗水,很快变成了一条条泥斑,脸更是被晒得黑红黑红……

就这样,商务区施工区域里那6条路,15个十字路口,他每天都记不清走过多少遍……晚上很少能回家陪家人一起吃饭,有时候家人做好饭菜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回去一块儿吃饭,他可爱的儿子总是在电话里喊:爸爸,回来吃饭……”他心里多想回去抱抱儿子,亲自给他喂口饭,可他能做到的只是深夜回去后在小家伙熟睡的脸庞上悄悄地亲一口……

刘东同志的担当、负责和付出换来了令人欣喜的劳动成果, 51610KV电气安装工程提早竣工,525日调试验收工作顺利完成、5301610kV供电线路,44台环网柜全部成功送电,为市公务员小区13000多户居民入住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农网改造,福惠民生。自2009年伊金霍洛地区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以来,刘东同志及他带领的配网办已完成农网工程147项,累计投资1.37万元,建设公尼召110kV变电站输电线路41公里,新增110kV主变容量40000千伏安;新建35kV输电线路30公里,新增35kV主变容量50000千伏安;新建10kV线路 564公里,0.4千伏线路266公里,配变134台,容量10715千伏安。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改善了农网升级改造地区农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质量。

纳林希里地区的昌井渠、布拉、阿刀亥各村在农网改造之前,电压不稳定,农牧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133月份,还是春寒料峭之时,为了解决该地区用电质量问题,刘东同志带领配网办的工作人员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开始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每天早晨六点钟天还未亮他们就出发了,午饭是面包就着矿泉水,热心的农户偶尔给送壶开水来,他们才能吃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晚上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回去,匆匆忙忙张罗着吃口饭,还要开个会安排一下第二天的工作……

家住布拉的杨柱柱老大爷这样讲述农网改造带来的新变化:以前电磁炉、洗衣机用也用不成,到了晚上灯泡红红儿接,现在换了大线,灯泡亮多了、电磁炉烧起来啦、洗衣机也能转了……”

抢修服务履职责

抢修电力故障,保障居民用电稳定是电力工人的职责,也是刘东同志的使命。还在他担任阿镇供电所副所长的时候,有一次,深夜11点多他接到电话“922曼赖线路故障停电……”妻子也被吵醒了,她说:这么晚了,谁还用电。停就停了吧,明天不能修呀?他迅速下床,边穿衣服边对她说:“那哪行?停电就是事故,我们必须立即抢修,第一时间恢复送电。妻子转身睡去,他匆匆出门,下楼才发现,外面风雪交加,天气恶劣。而他由于着急忘了穿棉袄,冻得瑟瑟发抖,再回去穿又浪费时间,他心想算了,还年轻,身体好,冻就冻吧,继续奔赴现场,沿线查找故障。夜晚漆黑,风雪交加,他和同事拿着手电筒,沿线步行着一根根电杆逐一排查……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了事故根源,发现一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线夹断裂。他们迅速处理,更换完新的设备线夹后才觉得今晚的天气特别的冷……

作为一名鄂电员工,一名青年党员,刘东同志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践行着努力学习、 成就未来的和效文化学习理念,从一名小学徒开始,学习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一步步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岗位能手,并在多项技能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2008年在鄂尔多斯电业局第九届生产技术比武上取得继电保护专业团体三等奖;2011年被鄂尔多斯电业局评为优秀初级内训师;2012年在鄂尔多斯电业局第十一届技能大赛上取得安全监督管理专业个人第五名,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第十一届技能大赛上取得安全监督管理专业团体第三名;被评为鄂尔多斯电业局2012年度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再度被评为鄂尔多斯电业局年度先进工作者。这些成绩的取得既见证了他的成长,伴随他走过无悔的青春;更激励着他不断超越、勇攀高峰。曾几何时,他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为了这份承诺和责任,8年里,他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严格要求自己,发挥青年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千涛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面对一个个美丽的光环,刘东同志并没有陶醉,而是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奉献着,为和效鄂电辉煌灿烂的明天奉献着他的一份光和热,用春风化雨般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一份责任。

 

刘云霞

心底无私 天地宽 ——记和效电建公司伊金霍洛分公司刘云霞

也许在停滞与前进间我选择了义无反顾,在舒适与勤劳间我选择了后者,在刚性与柔性间我更多偏向刚性,在好妈妈与公仆间我没能够很好的去平衡,可是我心底里有个声音告诉我,我尽力做了不愧于人,不愧于己的事情——刘云霞。

我的人生格言:执着、坚韧、坚持。

拿与放

深夜11点,冬夜的康巴什大街上早已空荡寥廓,连出租车都找不到一辆,鄂尔多斯电业局办公楼里走出一对母女,一大一小瘦弱的身影裹紧在衣服里,抵御着猛烈的北风,母女两人不得以呛风跑了起来,小女孩哆嗦着喃喃自语:妈妈,我们俩怎么这么可怜!一句话戳到了刘云霞的心窝。她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踏着空荡的深夜走在回家的路上了,这么多年,无论在哪个岗位,她一直是单位、部门的笔杆子,单位、个人的事迹材料,宣传稿件,调研报告,领导讲话,总结,报告性等等文稿,她都需要去一一研究吃透。据不完全统计,她写过的稿件累计字数达30多万字。写作所需的精力和所付出的的艰辛她当然是自知的,她也抱怨过,无助过,可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每回写完稿件,在深夜独自回家时,她呼吸着夜晚的空气,看着家家温暖的灯光,觉得内心充盈而踏实。

她知道,对女性来说,家庭和事业这很难兼顾,心力放到事业上,她就没有时间对女儿说我爱你,可她更清楚的明白,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对于事业的认真、负责、踏实,这种坚韧的品格一定会影响到女儿,孩子很聪明,看在眼里学在心里,这也许是她在扮演事业女性与妈妈两个角色时,对母亲这个角色最好的诠释。

亲与疏

现为鄂尔多斯市和效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刘云霞,之前从事过生产一线工作的她,对基层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明白基层群众真正的需求,对于他们,刘云霞就一条准则:办实事!

20107月,单位整体搬迁至康巴什,父母的工作与子女上学地点的冲突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当她听到有人反映这个问题时,立即将职工的心声反馈给了领导,领导决定就由她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康巴什地区仅有的一所北师大附属学校入学门槛很高,她开始草拟文件,到市政府、康巴什管委会、北师大附属学校进行数次协调与交涉。那段时间,她在局域网上发布职工子女参加入学考试通知后,又怕有人看不到,挨个给90多个职工打电话通知,一直到深夜10点多,同样的话说了90多遍,嘴唇上都翘了皮儿,那一个夏天,她不停地在为职工子女上学的事奔波着。正是她为职工办事的这一腔诚心和无私打动了校方,最终赢得了校方的理解与政府的支持,96名职工子女顺利进入北师大附属学校就读。后续她还为职工子女陆续解决了上幼儿园的问题,这时,她才想起,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转学康巴什读初一,而她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解决职工子女就读的事上,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幸好,孩子自己很争气,在北师大附中入学测试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被顺利录用,这时她愧疚的心才得以平复。

那个夏天,看到职工上班时的踏实与高兴,刘云霞更加笃信自己为群众服务的初衷是正确的,这条路,她以后也将一直走下去。

恒与信

比起让工作推着走,刘云霞更喜欢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与较强的业务能力去主动出击,牵着工作的鼻子走,在工会工作期间,她围绕企业急、难、险、苦、脏、累的生产一线工作,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安康杯竞赛活动;又先后组织开展了14和谐温馨人文化变电站红旗变电站和谐工区星级线路创建工作。几年来,经她组织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有32项经济技术创新成果,18项合理化建议在内蒙古电力公司乃至自治区获奖。

这是一位停不下来的公仆,在市和效电建公司分公司工作期间,又积极推行三四五人心工程,建立了五必访、四必谈、三必贺关爱制度,构筑了和效电建的文化。她善于倾听职工呼声,体察职工民意,建立并畅通职工合理表达意见、诉求通道,使职工队伍稳定与安全生产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组织行政人员开展去实践,求真知,共创和谐施工现场生产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开展农网工程劳动竞赛活动,制定安康杯竞赛活动方案,促进了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对自己的职工,她有着感情与热爱,对待自己工作中服务的对象,她更有一种大爱与无私,2013年,伊旗分公司在伊金霍洛旗十家行风综合评议排名靠前,这当然与刘云霞始终坚守的恒与信分不开,走访政府,对接用户,服务民生,优质的服务是刘云霞坚持的最低准则,对此,她亲自挂帅深入开展规范化管理建设标准化建设,鄂电服务进万家等活动,并牵头制定了《客户委托工程业务办理流程》,令业务流程公开化,在服务结束后,又组织大伙回头看进行自查自纠及工程回访活动,所在单位逐渐以硬口碑赢得了市场。

对于刘云霞来说,一位女性的管理者需要突破自己的桎梏,不能局限于一家之内,也不能束缚于一情之中,她有自己的拿与放:拿起大家放下小家;也有自己的亲与疏:亲近群众疏忽了家人;更有自己的恒与信;固定的做人准则与工作标准,让人对她产生强烈的信任感。行走于各个工作岗位之间,她并没有让性别成为了她的牵绊,反而成为了亲近群众,帮助群众的法宝,也许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刻意的去靠近某种路线,可是结果向她宣告,她做对了,只要心底里无私,那就天宽地宽。


刘军义

 

作为一名交通系统公路工作者,他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公仆形象

公仆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形象。作为一名仅有十几年党龄的党员和一个单位的领导,他知道他的言行都会直接间接的影响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一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他积极主动,不计得失,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他个人捐款3000元,缴纳特殊党费10000元。他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公仆这一光荣称号在他身上闪耀发光。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201110月份,他被组织安排到伊旗公路管理工区任主任职务,因伊旗工区近几年的种种原因,导致整体工作成绩直线下滑,干部职工的情绪十分不稳定。他深知自己任务重、责任大,但他有股不服输的劲,不向困难低头,凭着一颗赤诚的的奉献精神,努力干好工区的各项管理工作,虚心学习,认真负责,感化了工区全体干部职工的心。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伊旗工区的整体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骄人成绩:2012年伊旗工区公路养护工作、路政管理工作、党建工作名列公路系统全市第一;工区党支部被评为伊旗旗直属机关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13年工区党支部被中共鄂尔多斯市公路管理局委员会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员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贯穿于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围绕工区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他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调动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党员积极参与到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极大的激发了党员投身公路事业的政治热情和聪明才智。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做决策,办事情等各方面始终以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切实为广大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真正起到一名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将这一格言作为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指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先进工作者而不懈努力。

刘秦荣

刘秦荣,现年48岁,1988年参加环卫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6个春秋。作为环卫局的一名老员工,由于事迹突出,成绩明显,她多次被评为旗、局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除此之外,她还先后于20103月被旗委、旗政府评为三八妇女节100周年之际的三八红旗手、20108月被鄂尔多斯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09—2010年度全市五十佳文明市民20133月被伊金霍洛旗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12年度爱岗敬业身边好人的光荣称号,可谓花团锦簇,星光耀眼。可她对此总是报以淡淡的一笑,她说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承担一个环卫工人实实在在的责任。于是她依旧静静地奋力前行,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中,展示她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和人格魅力。

刘秦荣于1988年参加环卫工作,她还记得自己是第十五、六个进环卫所的员工,当时的伊金霍洛旗环卫所还未更名为环卫局。一进单位的她看到,十几个员工中只有自己一个年轻人,其余的同事都是比自己大二、三十岁的大姐、阿姨。作为当时唯一一个年轻女工,她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单位邻导的任务分配——负责清扫当时伊金霍洛旗阿镇仅有的两条主要街道,这一扫就是十年。分配工作时,领导不知道她的女儿还不满一周岁,刘秦荣清楚清扫街道需要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可她并没有向领导提出换工种的要求。为了做到干好工作和照顾好孩子两不误,她决定带着女儿一起上班,她每扫干净一段路,便将刚会坐的孩子挪一段路,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女儿长大、上学。在清扫街道的十年间,即便境况再艰难,她也没有误过一天班。她负责的街道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片废纸。就算下班回家,看到房前屋后不整洁,她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为左邻右舍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1998年刘秦荣被调到了清运岗位,这一调她又扛了八年的铁锹、镐头。被调到清运岗位后,她的工作量更大了。夏天,垃圾池里的污水垃圾会溅得满身都是,一到冬天,垃圾池里的污水混合着垃圾冻得十分结实,清运工必须先用镐头把结冻的垃圾敲碎,之后再一锹一锹的往车上装。然而刘秦荣同志并不嫌脏嫌累,仍就积极工作,动起铁锹、镐头来不比男员工差,就算在工作中扭伤了腰也没有主动向单位请假。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清运接触的都是生活垃圾,感染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整个单位人心惶惶,可她仍就坚持在各个单位和学校清扫垃圾并进行消毒。她告诉和同车的工友:只有我们坚持工作,才能保障大家的健康!

2005年她开始负责伊旗阿镇共计39个医院、门诊的医疗垃圾收运、焚烧工作,到今年也是第九个年头了。在这期间,她坚持一日一清,从不会让任意一个门点存留当天易感染人群的医疗垃圾,及时将这些垃圾运往距阿镇7公里远的焚烧地点,用她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我自己苦一点没什么,只要能给大家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就好了2009年,受H1N1甲流影响,各医院挤满了感冒高烧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好多人都避讳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医院。可是她依然坚守岗位,没有时点的协助医院清理各种容易引发流感的医疗垃圾。由于担心和她一起负责清运工作的男员工家的小孩被传染,她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清理主要垃圾。期间,她从未向单位申请过任何特殊保护,而是自己花钱购买消毒药品和消毒器材,每收运完一次,便对收运车和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以避免传染周边人群及家人。

责任,一个我们耳畔常栖的名词,普通而又非凡,抽象而又具体。说它普通,是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它都是一个行为规范,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父母、夫妻、儿女,都有一种责任,责任维系着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与稳定。说它非凡,是因为它的内涵广阔而深远,上对国家社稷,下对黎民百姓,承接历史,延续未来。说它抽象,你难以触摸到它的物化形态,却又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 说它具体,因为它是用人们的行为来表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付出,刘秦荣就是这样理解和践行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崇高责任的。无论是清扫街道、清运生活垃圾、还是收运医疗垃圾,她都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哪里有急、难、脏、重、累的活,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开朗热情,乐于助人,在清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刘秦荣同志以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们。

除了工作上积极向上,在生活中刘秦荣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她的人生总未离开孝敬二字,她对生活的一切从未持有索取的态度。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从和丈夫结婚以来,刘秦荣再忙也把照看公公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刘秦荣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刘秦荣说自己的父母去世的早,丈夫也在年幼时丧母,现在两个人只有这一个老人在身边,就一定要让这一个老父亲过得舒心。有一次,公公因不慎摔倒导致脑梗发作,她急忙找人、找车把公公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她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刘秦荣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室的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闺女,羡慕的不得了。她细心照顾着公公,二十年如一日,没有一句怨言,她没有太多的文化,可是她用实际行动,用她最朴实的真情给她的俩个孩子做了一个又一个榜样,使她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让她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她的人生总未离开操劳二字,她对生活的一切从未持有休闲的态度。为了俩个儿女,她不在乎有多苦、有多累,只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为了更好地供养两个孩子,刘秦荣和丈夫年轻时除了正常的在单位上班,还在单位附近的小门面开了一间小餐馆。经营小餐馆时,不少人都是冲着刘秦荣诚实守信的做事风格去的,由于人多,她每天休息的时间由7个半小时缩短到不到5个小时。就这样坚持开了几年小餐馆,她终于也让两个女儿用上了新文具、穿上了新衣服。她总是耐心的教导她的孩子们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事业有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两个女儿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大女儿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新闻中心工作,二女儿也于2010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伊旗公安局。

她的人生总未离开责任二字,她对生活中的一切从未持有放弃的态度。对家人,她要尽全力去负全责;对生活,她总会努力让生活无遗无憾,让生活更加真实、更加充实。只要别人有困难,她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竭尽所能的去帮助。长久下来左邻右舍都称赞她是一个乐于助人,和蔼可亲的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不光要对自己、对家庭尽到责任,还要对别人、对养育我们的社会尽到责任。

在事业面前,她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她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荣誉面前,她不骄不躁,奋力前行。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如今,环卫女工刘秦荣仍一如既往地为环卫事业、为全旗创建工作无私地奉献着,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她的美丽心灵,她的大爱情怀,将铭刻在所有崇尚时代精神的人们心中!


闫占彪

闫占彪,伊金霍洛镇壕赖村二社村民,生于1939年,耋耄之年的老人至今依然从事着钟爱一生的事业——乡村医生。从1964年至2013年的50年行医生涯中,乡村医生闫占彪创造着一组又一组的数字:一天平均诊治10个患者,走20里路,迄今为止,诊治患者18万人次,行走18万余公里。

50年前,他亲眼目睹着乡亲们因看病不方便而延误治疗,他对乡亲们承诺:让乡亲们不出村也能看上病。一句话,一辈子,这一看,就是50年!

1985629日,天上下着大雨,壕赖村邻村甘珠庙村村民赵永厚4岁的儿子患严重痢疾,虚弱的连床都下不了,赵永厚一大早去闫大夫家找他,闫大夫听说后,挎起药箱就走,连雨衣都没来得及穿,经闫大夫诊断,治疗及时,孩子才不至于虚脱,病情慢慢好转起来。赵永厚非常感激,苦苦恳请闫大夫留下来吃完饭再走,闫大夫婉言谢绝,因为他有个原则,只要能回家,绝不在患者家吃饭,他不想给患者增加负担。

村民高毛女,69岁的她面色红润,精神矍铄。20年前的一个秋天,高毛女在拉沙蒿的骡车上不小心掉了下来,当场晕过去,闫大夫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对她进行了应急治疗,随后输液,不就,高毛女清醒了过来,这才使她转危为安。

这期间,经他的手,为村里的孕妇接生了不知多少次,这其中包括难产大出血生命垂危的产妇;这期间,因为贫困,儿女相继辍学自谋生路;这期间,其它村看病都涨价了,唯独他,非但没涨,对于实在困难的乡亲都免去了医药费。有人用大公无私形容他,他不求这些,他只想着给乡亲们多看病,看好病。朴实的他不讲什么是奉献,五十载奉献的比谁都多,不讲什么是敬业,半个世纪,尽管条件再艰苦,生活再艰辛,也要赤脚行医,辛勤耕耘在这片土地上。

那年是1976年,条件艰苦。张文秀的儿子不知得了什么病,不吃不喝,嘴唇和舌头流脓,经闫大夫诊断,小孩得的是是麻疹合并肺炎,已经严重到嘴唇和舌头都开始溃烂,再不抢救生命就有危险。闫大夫二话没说,用鸡肠肠接上油笔管把牛奶灌到孩子胃里,又开始用药,才把孩子救活。鸡肠肠就是老款自行车气门芯处用的那种细橡胶带。然而,就是凭着这样简陋的设备和条件,闫占彪救活了张文秀、吴引儿夫妇的儿子。他们的儿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在旗政府所在地阿镇开出租车。说到这件事,张文秀一家是感激不尽,而闫大夫只是微微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简单的一句话,意味深长。一个农民,没有华丽的辞藻,一个个德行善举就足以掷地有声。

世上分量最重的东西莫过于誓言,有人背一阵子就背不动了,而他,一背就是一辈子!

闫大夫,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践行着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

闫大夫,一个普通的农民,恪守着勤勉做事的人生信条。

五十,是一个单薄的数字,在闫大夫的身上,是一本厚厚的书。一个个看病行医的故事是书的内容,敬业奉献,勤勉做事则是书的主题。

学习敬业奉献,向闫大夫致敬!


罗树成

风雨兼程十八载 矿山深处乌兰人

——乌兰集团罗树成同志先进事迹

人的生命只有和事业捆绑在一起,才能获得理想与崇高,有的人,为了追求人生的目标,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不畏山高路远,不惧风雨严寒。

罗树成,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乌兰集团温家梁三号煤矿矿长。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从副总工程师到矿长,他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自己的执著与勤劳,在通向辉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他先后荣获乌兰集团先进工作者伊金霍洛旗劳动模范伊金霍洛旗先进工作者伊金霍洛旗优秀党支部书记鄂尔多斯煤炭行业先进工作者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等荣誉称号。

作为企业负责人,罗树成同志紧紧围绕乌兰集团的核心理念,坚决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以整顿作风改进纪律、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项要求,努力将煤矿建设成职工工作、生活的幸福家园。

一、攻坚克险,锐意进取

20062月,罗树成同志调任乌兰集团满来梁煤矿担任矿长。当时正值煤矿进行技术改造,他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带领班子成员,常常白天安装设备,晚上研究采场布局和生产规划,严把工程质量,把当天安装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难,记到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第二天早调会安排落实,在整个矿井技术改造阶段,他没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每项工作都安排布置地井井有条,按期完成了技术改造任务并在集团公司第一个率先投入生产。经过不懈努力,满来梁煤矿被评为自治区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各级领导也对满来梁煤矿的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兢兢业业,百花齐放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他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企业的管理。自参加工作以来,罗树成同志始终坚持把做好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力打造安全型矿井。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科学管理生产现场,实行现场动态安全检查,为矿领导、副总工、区队长每月制定下井跟班时间、次数,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切实跟班盯班,到现场解决问题,狠抓工程质量,保障煤质;同时加强班组建设,每月对区队班组进行生产工作、安全、培训教育、设备、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煤质等加强管理并进行考核,同时强化班长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了一人违章,全班受累的制度,大大减少了违章蛮干现象发生,夯实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夯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各分管负责人与区队科室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安全工作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他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狠抓措施落实和责任制管理,实施责任重奖重罚制度,通过抓大管小,紧绷安全这根弦,健全各类安全制度,完善安全岗位责任制,制定了相关安全应急救援方案。2013年安全状况良好,并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且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行家,抓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把好手。他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矿区文明,把为广大职工谋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

他时常告诫自己和班子其他成员:职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在生活、工作上关怀他们,充分挖掘职工潜能,是现代企业领导应尽的职责和必备的素质。他积极对厂区周围、办公场所、职工餐厅进行装修和整治,并实行自助就餐制度,对厂区进行硬化、绿化、美化,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为办公室更换了一体机电脑、在职工宿舍配备了电视机,订购了各类书籍;为职工更换了更衣柜,添置衣架、饮水机等生活设施,还每半年更新一次床单被罩,定期组织职工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及社交礼仪等相关知识。

三、以学习促进团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企业负责人,罗树成同志认为止步不前,固步自封只会被这个高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淘汰,他根据职工的工种和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培训学习计划,定期在煤矿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并且亲自带头学习。从企业的管理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到各种安全生产知识,全方面地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他一直认为煤矿不但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还要培养人才,然而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给别人机会才会培养出一批煤矿骨干人才。学习不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也深入到工作实际中,让青年人有机会得到历练和发展。为此每周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造就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职工队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苦寒溢梅香,磨砺出好刃。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罗树成同志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狠抓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监督,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可喜成绩。如今,她带领温三号煤矿全体员工把目光聚焦未来发展,努力把煤矿搞得更好,为乌兰集团更加辉煌的明天不懈努力。

 

高维雄

一、艰苦创业,由单一的煤炭运输,发展到多元化的企业公司

每一位创业者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创业历程。而作为90年代成长起来的创业者们,更是深切地感受着改革时代的对撞和冲击,创业路上更是五味杂陈。尤其是私营企业家,他们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一部辛酸史。高维雄正是这其中的一员,也是其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90年代初的农村无疑是闭塞落后的。由于弟兄姊妹多,作为老大,提前退学,承担起了供兄弟姊妹上学的重任,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现状,开始了他的漫长创业路。一开始没有钱,他把所有的家庭成员召集在一起,动员大家拿出积蓄买车跑运输、挣大钱。挣大钱谁都想,然而,拽上全家去冒大险又谈何容易!反对的意见言之凿凿,善意的提醒发人深省,家人争论的面红耳赤,经过他的睿智:分析发展机遇的难得,畅谈了搞运输的好处,陈情晓理,淋漓尽致。终于,他争取到了全家的理解和支持。就这样,全家凑钱给他购买了第一辆带挂车,跑起了运输和长达八年的焦粉购销。期间,他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起早贪黑,有时候吃不上一顿热乎饭,各种酸甜苦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不服输的决心,为今后成立公司打下了基础。就这样,2004年,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创业历程。用他那敏锐的眼光,超前的睿智,看到了进军煤炭行业的先机,拿出多年来的积蓄,成立了鄂尔多斯市伊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如果说,在十年前创业承受的是精神压力,那么在十年后的今天,承受的更多的是物质压力。煤炭公司刚刚发展起来,没有多余的周转资金来支持公司的发展。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不停的东奔西走、回跑各大银行,费尽口舌,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终于拿到了第一笔贷款,解决了周转资金,发展壮大了公司,建立了两个洗煤厂、两个选煤厂、两个发煤站,客户遍布天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个地区。而后,又发展成立了鄂尔多斯市慧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慧森担保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富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他的智慧。高维雄对形式的把握,对市场的敏锐,思想的超前瞻型,决定了他事业的成功。

二、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很注重自身的提高。随着事业的发展和与人的广泛交往,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于是好强的他想方设法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他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与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客户和朋友的交往中,他有意识的学习每个人身上的长处,正可谓是博采众长,补己之短。20117月,参加了清华大学开设的在职人员将师之道与卓越领导高级研修班,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去北京听课学习,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将学到的许多新理念运用到真正的企业管理中。知识总是让人进步的,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他凭借商人灵敏的嗅觉和他经营理念诚信、开拓、卓越,带领着他的团队努力拼搏着。

2007年被伊金霍洛旗政协当选为十一届政协委员。现任鄂尔多斯市慧森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鄂尔多斯市慧森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鄂尔多斯市伊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政协常委、工商联执委、工商联副会长。

三、发展事业,回报社会。十几年艰辛奋斗,今日的辉煌来之不易。现在,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亿多元,年创利税500多万元,拥有职工200多人。他常说,我办企业得益于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创业历程中,党和政府更是给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并且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拉我一把,才让我有今天的辉煌。他每年都要抽出专门时间进行调研,大力支持光彩事业,十分热心公益事业。2007年他资助了两名伊旗红庆河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每年每生资助2000元,三年累计12000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抗震救灾捐款32万元;2008年为内蒙古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2009年资助了伊旗四名贫困大学生,每年每生资助2000元,三年累计24000元;玉树抗震救灾捐款30万元;2010年资助伊旗霍洛镇贫困村扶贫款10万元;20138月又开始资助伊旗札萨克镇三名贫困大学生,每年每生资助3000元;截止到目前共累计各种捐助81.5余万元。他关心社会、诚心敬业、扶贫济困、扶助社会,赢得了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获得了不少的荣誉。2008年伊金霍洛旗红十字会授予高维雄同志荣誉证书;内蒙古红十字会为高维雄同志颁发了人道 博爱 奉献荣誉奖章、伊金霍洛旗红十字会赠予博爱助学称号;201261日伊金霍洛旗第三小学赠予高维雄同志致富不忘 捐资助教的荣誉称号;2012910日被中共伊金霍洛旗委员会、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他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优良品质,为政府扶贫救困而传递了正能量、为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而传递了正能量、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而传递了正能量。

四、回首往事,跨越发展。高维雄发生了很多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无论是忧愁还是欢喜,但我们都肩并肩共同走过,高维雄是个人美丽的标点符号,站在奋斗了十年的艰辛创业,思绪万千,似乎还记得建设初期的临时照明,还记得开业时燃放的烟花,还记得公司扩展过程中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不短的积累,高维雄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创业人也将承担新的任务、接受新的考验。进而将不失天时、不负地利、珍惜人和,在坚定信心中乘势而上,在务实进取中跨越发展,共创新的辉煌!


曹二仁

无私奉献的模范 恪尽职守的表率

——记明安木独村党支部书记曹二仁同志

曹二仁,男,汉族,出生于19637月,中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乌兰木伦镇明安木独村党支部书记。

这位出身于农村家庭的当家人,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农村,他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立足实际——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

19957月至今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曹二仁同志,正是赶上矿区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也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如何抢抓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成了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上级组织的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依托本村的资源优势,把煤炭、粘土、石料运输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

经过多次学习考察和组织党员学习,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调动起来了,但真正要引进企业、引进人力和财力,重重困难和问题也接踵而来,一是农牧民的小农意识还没有彻底扭转过来,二是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使本来就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变的难上加难。一时间整个村子象炸了锅一样,说什么的都有。村两委的同志们面对这种局面开始犹豫了,甚至退缩了。他一边耐心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坚定信心,一边挨家挨户的谈心,并不厌其烦地利用各种场合,各种途径宣传党的好政策和招商办企业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群众被他的耐心和执着感动了,思想上由反对转变为配合,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007年,内蒙古博源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万吨煤矿落户本村,他意识到这是村民致富的良好契机,经村两委认真研究决定,首先在进矿公路一侧为村民规划了三产用地1.5万平方米,为农牧民修建生产、生活用房4550平方米,有36户农牧民入住从事三产服务,仅此一项年均增加农牧民收入近1500元。

2009年初,随着煤矿的建成投产,曹二仁同志带领的村党支部针对煤矿原煤产品需汽运这一契机,村两委在充分调研、考证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农牧民购买运煤车辆从事原煤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村民车辆因利益关系与企业发生很多矛盾。年底,村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决定成立运输车队,以支部+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组织农民车辆进行煤炭运输,成立了伊金霍洛旗明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由曹二仁同志担任,公司负责车辆的统一调度、贷款担保、业务洽谈、协调服务、财务结算等。村民只负责装卸、运输原煤,无需担心承揽业务及工资结算等问题,而且公司不收取任何附加费,当年组织村民购买运输队车辆和装煤机械30多台。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农民大型运煤车辆42辆、装载机17台,共计运送原煤500万吨,装卸原煤600多万吨,获得利润近5000万元。

他在公司运作中发挥着掌舵人的作用,为把握公司的运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公司信誉,扩宽业务,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通过支部+公司+农民的运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建立了良好的村企关系,化解了企业与村民之间因利益关系发生的矛盾。

如今的明安木独村已从过去人均几百元的穷村庄变成了年人均收入16500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舍小家顾大家——乐在奉献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又是旗、镇人大代表,曹二仁深感责任重大,肩上担负着上级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因此,班子的建设、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冷暖,时时刻刻都装在他的心中。他常常问自己:当代表为什么?任职期间干什么?离职之后留什么?就这样,十几年来,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的家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父亲早年去逝,母亲是一个残疾人,妻子又常年患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199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正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头的哥哥提出让他跟着自己干,家里的老母亲和妻子也不同意他当村干部,怕得罪人,况且家庭负担重又离不开他。但他没依着母亲和妻子,也没顺着大哥,毅然挑起了这副担子。2005年,正赶上飞机场征地、阿大线征地,由于工程难度大,地面附属物清理多,他和其他干部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没有因为征地而延误工程,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履行工作职责——不辱使命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的荣誉不仅是一种称号,更重要的是一份职责、一份义务。但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村支部书记,在工作上率先垂范,任劳任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村上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教育引导村民改陋习、树新风,制订了《卫生公约》、《村规民约》等制度,规范了群众行为,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明安木独村建设水平,促进了全村文明建设的发展。多年来,村上未出现打架斗殴、挑拨是非、封建迷信及赌博现象。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生产生活条件优越,全村呈现出祥和稳定的良好局面。

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团结带领村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他能够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对于村里的一些重大决定、决策,他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村委会、村民大会、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绝不私自定夺。在人员搭配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使得明安木独村上下齐心协力,开创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他经常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善于做群众工作,切实解决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他认真按上级要求,把各阶段的工作做好,结合村情实际,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把他们提出来的意见,列到议事日程,积极落实,真正做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纪律要求,带头廉洁自律,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他自当村干部以来,能够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依法行政,实现村务公开,带头将村干部的收入和支出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真正作到廉洁自律。

他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无怨无悔,带领明安木独村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他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可,面对荣誉和成绩他没有自满,更没有陶醉,反而以此为新起点,立足工作岗位,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工作不止,奋斗不息。


鲁志清

煤海耕耘写春秋 浓墨重彩绘宏图

——记蒙发能源控股集团窝兔沟煤矿矿长鲁志清

日月在不停地运转,时间像江河一般奔流,蒙发公司走过了十四年风雨历程。这十四年是不平凡的,十四年开山劈岭,十四年砥砺拼搏。在此期间,蒙发能源集团公司呼和乌素煤矿认真落实科技兴矿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使得旧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新建设窝兔沟煤矿经过俩年的打拼诞生了蒙发能源控股集团新的发展蓝图;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原蒙发煤炭公司安全技术部部长,现任窝兔煤矿矿长鲁志清。

鲁志清,男,汉族,1981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普通农民家庭,2002年毕业于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2012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鲁志清同志先后在蒙发集团公司呼和乌素煤矿、陕西神木县王塔煤矿、窝兔沟煤矿工作。在蒙发集团公司干了十四年,14年来,日夜不断、风雨无阻,是他从青涩逐渐成长为栋梁,鲁志清从普通工人做起,靠着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向上的心态,逐步升为煤矿技术员、综掘队长、副矿长、安技部部长、煤矿矿长,一路走来艰辛与荣耀同在。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乐;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奋战在井下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矿山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由于长时间从事井下作业奋不顾身玩命的工作,使他患的了关节炎日渐严重,当时不顾家人、领导和同事的阻拦坚持深入井下指导工作。有时在井下腿疼痛的无法走动。工人们劝他升井,可他总是说:没事,再坚持一会儿!,至今每当遇上阴雨天,还隐隐作痛。多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在煤矿一干就是十多年,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痴心不改。也正是因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鲁志清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技术能手、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劳动模范,同时在2012年被伊金霍洛旗评为旗劳动模范。每当谈及这些荣誉时,鲁志清总是很谦逊,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领导悉心栽培的成果,也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非我一人之功。

宝刀锋从磨砺出,自古成大事者,必经种种磨练。2007年集团响应上级政府及煤炭主管部门号召,对公司所属呼和乌素煤矿进行改扩建,项目概算总投资13亿元,配套项目有800万吨选煤厂和年发运能力500万吨铁路专用线及自动化装车系统,用人之际时任鲁志清为呼和乌素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部部长,全面负责呼和乌素煤矿工程技术、安全等工作,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退缩,不言败。作为煤矿改扩建安全技术第一责任人,鲁志清深深地认识到,矿井技改,安全第一,安全这根弦稍有放松就会给企业及职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带领安全技术部,会同内蒙古自治区设计院完成了《呼和乌素煤矿设计优化方案》,《呼和乌素煤矿安全专篇优化方案》。在充分考察呼和乌素煤矿井田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他大胆提出新建井口、改迁工业广场、加宽巷道的方案。经过专家技术论证,鲁志清的方案符合呼和乌素煤矿建设实际改扩建情况,废弃原旧井口另开新井口,缩短呼和乌素煤矿井下供电、运输材料及行人等路径;解决了煤矿、洗煤厂用水问题,大大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巷道的加宽及支护参数的变更,为煤矿提高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产量、提高安全水平奠定了基础、留足了发展空间。

2009年下半年摆在鲁志清面前的难题是设备选型及五大系统的形成。技改矿井,说到底就是要提高矿井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每提高一步,本质安全型矿井就会迈出一大步。对此,鲁志清积极组织协调神华集团机电设备专家,促成了相关专家与呼和乌素煤矿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认真论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提高矿井安全系数。在此期间,他组织了呼和乌素煤矿井下刮板机设计改造、完成了呼和乌素洗煤厂运输胶带加宽设计、组织实施了快速回撤通道在工作面回撤中的应用。通过装备先进设备和进行技术优化,显著改善了现场作业缺陷和作业环境;实现了矿井建设高起点、高标准。为打造成为地方一流矿井奠定了基础。

2011年是蒙发集团公司实现上市和组织成立12周年庆典之年。为此公司要求5月份完成煤矿竣工综合验收工作。煤矿能否顺利验收投产,是蒙发集团公司发展里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面对着井上、下各项工程、设施不完善,软件资料短缺、手续不齐全,各部门工作配合脱节等种种困难和压力,鲁志清没有懈怠;他总是说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在矿井竣工验收不具备条件下,采取两手抓,双管齐下。一方面,及时落实资料、证件、手续等软件工作。为办理技改竣工验收各种手续,鲁志清不停地来回奔波、日夜操劳;为了整理、汇编验收各类资料,他会同安技部所有员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工程进度及质量、设施等硬件工作。为了抢抓工程进度,他牵头组织矿领导班子、工程部、供应部等相关部门团结一致、争分夺秒、全力突击;为了协调内外和上下级关系,他苦口婆心、费尽心思。他反复邀请上级主管部门预验查漏补缺,不断自验完善。通过3个多月精心组织、努力冲刺,于20114月前按公司要求完成了呼和乌素煤矿水保、环保、消防、安全等各项专项设施验收及矿井改扩建竣工综合验收。于20115月份完成了呼和乌素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并得到自治区、市验收专家组对呼和乌素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最高评分,被列为质量标准化1级矿井。同时,荣获2011年鄂尔多斯市煤炭行业先进单位。煤矿验收从组织时间、效率、成果方面可以说是个奇迹,无论是国有大矿还是地方小矿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使得煤矿提前结束改扩建竣工综合验收工作,为集团公司实现早日投产、赢得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自治区、市、旗三级行业专家和监管部门高度评价呼和乌素煤矿矿井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并力荐参加全国优秀矿井申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3年呼和乌素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2012年呼和乌素煤矿各项生产经营工作进入正规。集团公司看到了鲁志清对工作的满腔热坏,以及对集团公司所作出的贡献和业绩。集团公司领导决定由鲁志清担任窝兔煤矿项目指挥部总指挥,紧随着工作业绩和职位的逐步提升,困难也随之即来。窝兔沟煤矿建设项目集团公司要求2015年完成矿井全部建设工作,并投入运行,三年时间,从地面一无所有到矿井投入生产,当然其中包括所有手续的办理,需要经过怎么样的披荆斩棘才能实现呢?开工没有回头箭,朝霞冉冉升起,鲁志清再次肩负重任,披挂上阵,新一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

万事开头难,面临着人员少,经验不足,工作量繁多,鲁志清同志不畏困难丛丛,一马当先带领几个刚出茅庐的大学生展开新的拼搏。从协调内蒙古煤炭设计研究院进行矿井设计、会同集团公司领导进行厂区选址、再协调土地相关部门进行土地征用、土地征用后组织施工队开始三通一平。所有工作像车站里买票的乘客一样,一个个排着队往前赶。由于当时没有项目部,于是经过矿长鲁志清费尽心思、多番协调后租用煤矿所在地村委会房舍,请村里的村妇当厨师,在此期间鲁志清和所有员工同吃同住、同上同下,甚至有时候在员工下班后他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论证。以上工作全部由鲁志清一人牵头,亲临现场,日夜奔波,呕心沥血的攻克一步步难关,至今谈起来他说那段光阴历历在目,虽然付出了艰辛,但同时也看到了成果。

2012年开始至2013年底,用时1年多,窝兔沟煤矿手续及证件办理全部完成,这是蒙发集团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在筹建史上用时最短,效率最高的一位负责人,同时也是伊金霍洛旗境内8家新建矿井首位证件办理齐全的矿井。此项成绩鲁志清功不可没,为蒙发集团公司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使得蒙发集团公司窝兔沟煤矿在自治区、市、旗三级政府正式挂名成立,也在周边地区得到了好评。

在筹建过程中鲁志清带领整个团队从2013年九月正式开始矿井建设,自身亲临现场,经常查阅相关资料,带领团队求助资深业内专家多番论证优化设计,在保证施工以及将来使用安全的基础上使得集团公司大大缩减了投资成本,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他把培养干部员工超前防范、超前管理的能力,提高到了素质的范畴。这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能力,更是推动引领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每天早到、带头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能把自己置于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带领整个建设项目团队常常深入井下进行安全质量检查。更加欣慰的是,他常常一个人在施工队没有得到任何通知下突击检查,把很多安全、质量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同时教育干部员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勤于学习、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不断进取,这样在理论水平、实际工作等方面才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正因为如此开工建设至今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工程质量、矿井管理得到自治区煤炭工业质量监督中心及行业部门一致好评!他就是这样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同事们为精品一流的最终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生活方面鲁志清是个重情义、讲义气的好同志,每当员工家庭有困难,他就组织大家一起去探望,并带头慷慨解囊;每当员工情绪波动,心情不畅快,他就耐心开导,解惑解疑。在鲁志清的真情带动下,安全技术部各项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他带领的部门员工个个被培养成为公司骨干,也是公司提升、选拔员工最多的部门。乃至今日窝兔沟煤矿所有员工在矿长鲁志清的带领下逐步凸显,成长的速度和效率让集团公司众人数目。在和鲁志清共同相处的日子里,他用自己特有的顽强精神感染了身边每一为员工,使得相处融洽,感情日渐深厚。

但对于个人的小家庭,他则有些愧疚,他家虽在单位附近,但他总是早出晚归,有时候工作繁忙或者有紧急事宜需要处理一连几天顾不上回家。因此常常得到妻子和女儿的埋怨和误解。去年春节期间,刚不满6岁的女儿生病住院,他万般无奈但还是坚持在井下、医院、家里来回跑,不能专心照料家庭;气的妻子和女儿好几天没有和他说话………。尽管领导给他开假,让他多陪陪家人,但只要井下稍有异常情况,他就不顾一切赶赴现场深入井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鲁志清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对煤矿事业的炽热情怀。保尔柯察金曾说:“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许多年以后,鲁志清能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和儿子说:干一行 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光明的事业——煤炭事业。

企业为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土壤,我应为它的安宁、和谐、和发展尽微薄之力,因为我是其中的一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是这样,执着的他从事着他所热爱的煤矿事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他对矿山无限的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他人生的价值,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矿山,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千尺井下。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有这样的好领导长年扎根在第一战线上,每一位员工都会感到安全和放心,因为我们信任他,因为每位同事都知道他是一个好领导。

 

 


下一篇: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名单(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