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非公企业区域联合工会党工共建夯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基础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党工共建联合工会领导小组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施意见》积极开展建立联工会加强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党建试点”工作,着力打造长春市二道区党工共建品牌“红领锋”织共源共用动共办、人才共育、效能共评的“五位一体”党工共建工作格局。
一、坚持“三个注重”,统筹推进组建工作
迅速建立组织,开展调研论证,系统组织推进,试点工作“稳步开局”,确保试点工作落实落地。
(一)注重领导统筹。成立长春市二道区党工共建联合工会领导小组(以下称为“领导小组”),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牵头抓总,负责科学谋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强化试点工作推进措施,压实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有序推动落实试点工作;各街(镇)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注重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研讨试点办法,形成“以区域为主、行业为辅,多重布局,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对各街道实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进度、工作标准、工作考核统一和工作方法创新的“五统一创”推进模式,有效防止了联合工会组建应付、随意,工作推进“一阵风”的问题。
(三)注重工作创新。针对在非公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存在基础先天不足、缺乏内在动力等问题,根据非公企业的数量、规模、行业类别、地城分布等情况,采取“组织领建、工会助建、协会促建、品牌带建”四种模式、依托社区、商圈、楼宇、行业商(协)会建立联合工会党组织。按照相关工作要求、二道区共建立非公企业联合基层工会5家,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254 家、职工 1.87万余人、工会会员1.86万余人。依托行业特点,建立了二道区唯一一家以企业命名的联合基层工会组织--长春市中誉顺风石材行业联合基层工会。
二、坚持“四个抓”,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为确保工作有效有序推进,从基地、机制、经费和舆论四个方面,实现试点任务“蹄疾步稳”。
(一)抓基地。打造“人才港”教育培训基地,设置联合工会办公室、会议室、教育体验室等功能分区,充分发挥联合工会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党工组织品牌效应,实现联合工会“办公有场所、培训有阵地、服务有载体”的“三有”目标。
(二)抓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渠道,切实保障联合工会主席的工资待遇、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为确保组织规范,组织人员制定联合工会主席日常管理和工作考评办法,建立培训和考评双向管理制度,将培训完成情况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三)抓经费。设立70 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才港”联合工会平台及3家典型试点单位打造。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座谈交流会,积极探索经验,通过挖掘典型、增强示范效应,推动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抓舆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类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劳动新闻报等传统媒体,有效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大力宣传联合工会典型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坚持“五统”,积极推动作用有效发挥
非公企业产业工人联合工会的成立,为构筑有效基层维权保障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党建工作统抓。为确保工会成员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在每个联合工会中都暂时插人了“派驻党组织””负责抓好联合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展优培先进分子人党行动、主动挖掘培育产业工人人党先进分子,一对一确定入党“引路人”加强思想教育,鼓励引导各非公企业先进分子主动自愿加入党组织、强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党员队伍结构,充实发展党员后备力量,全年接收31名非公企业先进职工加入党组织。
(二)劳动合同统签。由联合工会协调工会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起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使职工个人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社会“五险”的办理有了保障。
(三)区域收人统商。实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立起协议内容统一、操作程序统一的工资集体协议,保障同区域、同行业职工的收入相差不大,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愿望得到实现。
(四)代表大会统开。实行联合工会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非公企业职工知情建议权、协商参与权、依法监督权的落实,有效发挥企业工会在“共谋企业发展、实现劳资双赢”中的重要作用。
(五)发展问题统筹。为加强联合工会非公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二道区委非公党工委联合工会所属企业加入“红色保企”行动,印发《政策汇编》,把政策“快递”给每一家企业,开展“大V逛夜市”等特色活动9场,开展融资对接活动4场,协调解决融资等问题30余项,组建“助企发展服务团”6个,开展“一对一”定制式服务,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1.6亿元,协调解决租金减免 2100元。
虽然试点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但仍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联合工会党组织建立难、作用发挥难、指导建设难等方面,我们将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探索创新,努力取得新的改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