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眼”落子 “近水”解渴“四维度”发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清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先行先试、领先领跑、双竞双新、全面全域”四维度发力,做深做细“提、重、育、立”四方面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落地、落实。
一、突出先行先试,“提”职工技能
(一)提制度保障基础。吴兴区委、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就业稳就业高质量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吴兴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服务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技能提升、技能竞赛、技能晋级、技能人才培育“五位一体”制度。落实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成员单位年度任务,先后召开全区工作现场会推进会、培训会,确定 17家试点企业,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二)提氛围助推工作。设立“吴兴工匠日”--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吴兴“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日子 9月29日为“吴兴工匠日”。凝练推出16字“吴兴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彰显吴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气息。
(二) 提技能完善培训。职工维权扶中心人驻区镇矛盾调解中心,形成具有吴兴特色的产业工人维权服务“三一”闭环工作模式,实现产业工人的急事、难事、维权事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新建探索“工公智慧+能兴工活动中心”并在省级特色小镇美妆小镇”“丝绸小镇”分别建设“美妆小镇工会家”“丝绸小镇工会家”等新型产业工人培训服务阵地:在织里镇建设了直通企业车间,打造开展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的“车间好声音”广播宣讲平台;在150家企业建立了“三一重工焊接学校”等培训点,织就“区一乡镇(街道)-特色小镇一企业”四级联动培训网络;每年组织区、乡镇街道)企业三级产业工技能大赛100场,3000人实现晋级,1.5万人获得了技能培训。
二、突出领先领跑,“重”人才培育
(一)“加法”引才。制定《吴兴区实施 22311养工立企业职工技能人才奖励制度》,确定焊工等26个制造业技能人才奖励职业(工种)对晋升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产业工人奖励标准分别为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4000 元。自2019 年起,相关奖资金均由区委、区政府承担,并对晋升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产业工人奖励金额分别提升至800元、1000元、1200元。对在市、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产业工人,分别奖励 1000元、2000元,5000元;对获评浙江“金蓝领”的产业工人奖励4000元,对获评吴兴技师的产业工人奖励5000元,对获评吴兴工匠、湖州工匠的产业工人奖励1万元。
(二)“减法”聚才。主动上门宣传产业工人技能晋级奖励制度和申报工作,提高该制度和工作在企业和产业工人中的知晓率;企业对产业工人所提供的申报证明材料进行初审并公示,乡镇街道总工会代跑申报手续,做到产业工人申报奖励资金“跑零次”。截至2021年6月,吴兴区每万名产业工人中有技能人才 3425 、高技人才 987 名,建有省市级大师工作室31家,有省级高层次领军人才6名,有南太湖“特支计划”人才、湖州工匠等 25 名。
(三)“乘”兴政府3年拿出3500万元用于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激励政策提档升级,做到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奖励再加码对技能人才生活保障再加力、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再加奖、对企业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再加劲,建立健全产业工人终身培训制度。截至2021年6月,吴兴区有1家企业建立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实现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近水”解渴。
三、突出双竞双新,“育”匠心匠人
(一)“四重一新”品牌化。积极组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小镇重大活动、新经济业态领域的立功竞赛活动,推动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参赛率达到 90% 以上。持续做强劳动竞赛推优机制,先后组织技能比武 200余场次,为一等奖选手颁发技师证书、授予“吴兴区首席技师”荣誉称号:结合农民工技能提升需求,组织了民宿业主劳动竞赛、茶艺师大赛等。成功承办“2020年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比武竞赛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举办 2020 年“美·约”长三角美妆大赛,放大特色小镇技能大赛的品牌效应。
(二)“大众创新”效益化。深入开展群众性“五小”劳动竞赛活动,
企业开展率和产业工人参与率均达到 80% 以上。制作300 个金点子收集
箱,安装至重点企业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近年来,吴兴区总工会收到合理化建议 9700多项,采纳 913 项,创造的经济效益超亿元。
(三)“平台创新”专业化。积极发挥 18 个省市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及8个市级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结对、帮带400名徒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创新开设“匠新吴兴”技能宣讲微课堂,制作并播出宣讲视频 40个。
四、突出全面全域,“立”时代标兵
(一)注重思想引领。在非公企业实施“红色工匠”培育活动,3年内培育 32 名党员产业工人为技术能手、将 32 名技术能手推优入党。推出“工人驿站”"吴兴工惠”等系列互动服务,新建“工人驿站”51家。
(二)注重培育先进。2019 年以来,吴兴区产业工人获评“浙江工匠”1 名、“浙江金蓝领”5名,夺得省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等个人一等奖6个。认真做好劳模、工匠等选树工作,完善落实推优机制和政策待遇。
(三)注重宣传典型。通过组织开展劳模“三进”服务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流媒体进重点建设立功竞赛项目”系列宣传活动、“唱响吴兴区劳动者之歌”文艺活动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